翌日。
天还蒙蒙亮,全港近三千家报摊老板,早早就在整理摊位上的报纸和杂志。
九龙证券交易所对面的报摊老板,是一个50来岁带着眼镜的胖子,就算他不炒股,但长年累月在交易所旁边卖报纸,也是略微懂得一些股市常识的。
当他整理到《星岛日报》送过来的报纸时,看到头版头条加大加粗的标题时候,惊讶地喊道:“金融侠客?”
这也就勾起了他的好奇心,摊位都不整理了,拿着《星岛日报》细细看读了起来。
看完整遍报道,报摊老板兴奋了起来,以他几十年的卖报经验,今天的《星岛日报》绝对“火”。
想到这里,他手脚麻利的整理完摊子,看了看时间,股民也该出来了,将《星岛日报》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报摊老板看到一位40来岁穿着靓丽的师奶,也是他的熟客。
“黄师奶,今天的《星岛日报》可得买一份,包有财富密码。”
““真系定假啊?(真的假的白话音译)”
“珍珠都没怎么真,要是没有我说的财富密码,你来打我!”
周围的顾客,看到报摊老板拍着胸脯,说得怎么信誓旦旦,都被勾起了好奇心。
“老板,给我一份!”
……
“给我也来一份!”
……
“都有,都有!”报摊老板笑得合不拢嘴,收钱都收到手软,连连说道。
这一幕,都在全港各大报摊上演着,这些报摊老板都是卖了几十年的报纸,一眼就能看出哪一份报纸会火,机不可失,卖多几份报纸也能多赚点钱,很是卖力。
很快,《星岛日报》的头版头条报道就传遍了港岛每一个角落。
《港股惊现 “金融侠客”!华资大亨出手,空头机构集体 “爆仓危机”》
【昨天,股市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轧空大戏,众多做空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的空头机构深陷无股可买困境,叫苦不迭。“轧空” 这一金融术语再次走入大众视野,成为投资者热议的焦点。】
开篇就吸引了无数股民的关注,纷纷都想起了昨天下午长实、和黄股票被大户一扫而空的场景。
他们都精神一震,细细研读起了第一大段,什么是“轧空”。
【轧空,堪称资本市场最残酷的 “绞杀战”,其本质是多空博弈的极端形态。】
【简单来说,当空头机构预期某只股票价格将会下跌,就会先从券商或其他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处借入股票,在市场上以当前价格卖出,待股价下跌后再低价买回股票归还,赚取中间差价。】
【这一过程就像先 “借货卖出”,再 “买货归还”,核心在于赌股价走低。】
【然而,市场的走向往往充满了变数,一旦股价不跌反涨,且市面上流通的股票都被大量收购,空头就会陷入 “无股可买” 的绝境,为避免爆仓,导致血本无归,空头只能以越来越高的价格从市场抢购股票归还券商。】
【这一过程也会进一步推高股价,形成 “空头回补、股价上涨、空头继续回补” 的恶性循环,最终演变成“轧空”危机。】
【小编用一个通俗的比喻,刚入市的投资者也好理解一些:空头如同提前赊账卖出了一批货物,本想低价补货归还,却发现市场上货物被抢购一空,只能花高价从别人手中回购。】
【但更糟糕的是,自己的高价回购行为,反而刺激货物价格不断攀升,陷入越买越贵、越贵越要买的死循环。】
位于中环结志街的兰芳园,鼎鼎有名的丝袜奶茶和鸳鸯奶茶,就是兰芳园创始人林木河在1952年开创的。
不过,目前兰芳园还只是一家大排档,还不是后世那个连锁茶餐厅品牌,由于这里距离九龙证券交易所不远,很多股民都会来这里吃早餐,等着股市开盘交易。
“哦,原来这就是轧空啊!”
“切!你连这点常识都不懂,还老自称自己是老股民呢!”
“死扑街,你懂你来说啊!”
“呃……我不跟你计较……”
看着两个老友又要掐起来,一个40多岁带着眼镜,斯斯文文的大叔连忙阻止道:“老黄、老李,这里是公众场合,你们都冷静点!”
“轧空,我倒是在书上看过一些例子,在金融历史上,轧空事件也是屡见不鲜的。”
被叫老黄、老李的大叔,和周围的食客,眼光齐齐看向说话的带眼镜大叔。
这让他很是受用,清了清嗓子,说道:“1929年美利坚股市大崩盘前夕,就曾出现大规模轧空事件,导致众多做空机构瞬间破产……”
“而在近些年,最有名的例子,无疑是1980年的白银市场,美利坚亨特兄弟通过囤积现货白银,引发期货市场轧空,致使白银价格在短短数月内暴涨近3倍……”
听完眼镜大叔的话,兰芳园的食客都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更加好奇昨天港股也发生了轧空事件了?
看起了第二段的内容。
【回顾此次长实、和黄轧空事件全复盘,经过本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昨日下午,万国宝通旗下的北亚投资率先一步入市抢筹,但很快便退出,随后由长青基金接棒。】
【在此过程中,市面上大量股票被收购,散户也纷纷惜售,导致那些做空长实、和黄的空头机构陷入绝境,面临无股可买以平仓的尴尬境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空头机构需回补的长实、和黄股票数量,己超过市场可流通量的30%,这意味着即便所有散户愿意抛售,空头仍无法满足平仓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若股价继续上涨,部分空头机构的保证金账户将会亮起红灯,爆仓风险将呈指数级上升。】
北亚投资,杜辉廉!
长青基金,李佳成!
港岛谁不知道,这两个人的关系啊!
“哎呦,我前几天就把和黄的股票给卖了。”
“你有我掺?昨天临门一脚,在长实股价6.2元时,我忍不住就给卖了。”
看到这里,有的食客恨不得拍断大腿,恨自己不争气,没能扛住压力。
而有的食客则是满脸笑容,打定主意股票一定不能卖。
但吐槽和得意的,还是纷纷收心看起了第三段内容。
【昨天下午事件发生过后,本报记者采访了中文大学,经济学林梓恒教授,林教授表示此次轧空事件背后或许有一股强大的华资力量在推动。由于华夏与大英就港岛主权的谈判陷入僵局,港股市场持续低迷……】
【在此背景下,一些国际资本趁虚而入,通过做空港股收割散户财富,引发了市场投资者的强烈不满。】
【小编大胆推测,本次轧空事件极有可能是某位华资大佬的 “正义反击”。】
【在港岛金融市场的历史上,不乏爱国爱港的华资大亨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例如,1980 年包船王与英资怡和洋行的九龙仓收购战中,包船王凭借强大的资本实力和爱国情怀,成功挫败英资财团,保护了港岛本土商业利益。】
【而小编通过整理本次事件后,发现神秘华资力量的操作手法与当年包船王颇为相似,都是通过大规模收购股票,控制流通筹码,迫使空头陷入绝境。】
【虽然目前尚未有确凿证据指明具体是哪位华资大佬,但从市场的种种迹象来看,这一猜测并非毫无根据。】
【也有部分匿名投资者向本报透露,近期收到匿名提示,建议 “捂紧手中股票,静待市场反转”,这或许正是华资力量在暗中引导散户对抗空头的信号。】
文字编辑:郭彩霞。
调查记者:黄兴、李伟。
总编辑:刘山。
再现九龙仓大战?
105港币每股!
看完整遍报道,许多人脑海里都是同一个想法.
九龙仓大战,才刚过去不到西年,许多人都印象深刻,都再也坐不住了,从港岛各个角落都朝着西大交易所赶去。
没有股票的人,想去看看能不能赶上末班车,捡点便宜。
持有股票的人,则是捂紧股票,想看看能不能再多买上点。
而空头机构,看到《星岛日报》无一不在瑟瑟发抖,要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