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就如同一块海绵,一块能无限吸收“赞美”与“期望”的、完美的海绵。
他完美地,回应着每一个人的“期盼”,并以此,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
鲁大师在与他探讨过一次“微型能量核心”的构想后,便将他引为忘年知交,甚至在私下里,不止一次地向人感叹:“我这一身所学,总算,后继有人了!”他将自己未能完成的、最宏大的那个“天空之城”的梦想,不自觉地,寄托在了这个六岁的孩子身上。
霍山在被韩非,用一套精妙的沙盘战术,推演得哑口无言后,看他的眼神,也彻底变了。这个孤独的守护者,第一次,萌生了收一个“亲传弟子”的念头。他将自己那份对“破军营”的怀念,与对“守护”意志的传承渴望,投射到了这个男孩的身上。
简自生,林泊,乃至更多的人……他们都在这个“完美之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最渴望看到的“未来”。
他们对韩非的喜爱,不再是单纯的长辈对晚辈的喜爱。那份喜爱之中,掺杂了太多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私心”与“欲望”。他们像一群最虔诚的信徒,将自己最宝贵的“愿景”,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这尊名为“韩非”的、新生的“神祇”。
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希望”,正在从一种对“共同未来”的、开放的期盼,转变为对一个“特定个体”的、封闭的崇拜。
而这份转变,正是“低语者”之后,那位“寂灭之主”,所设计出的、全新的、也更加致命的武器。
这个武器,不再是“否定希望”。
而是,成为“希望”本身。
它化身为一面最完美的“镜子”,清晰地,照映出每一个人心中,最深切的“欲望”。然后,它将这些欲望,吸收,汇集,再以一种最精妙的方式,进行“扭曲”与“反噬”。
……
第一个“奇迹”,发生了。
在鲁大师的工坊里,那个一首负责研究“反重力阵列”的、名叫“老王”的首席工匠,在连续失败了三个月后,忽然,在一个清晨,灵感爆发。他仅仅用了一个通宵,便攻克了最核心的“能量稳定”难题,成功地,制造出了一块能让一块百斤重的铁锭,稳定悬浮三尺的、完美的“浮空石”!
整个工坊,都为之沸腾!
老王激动得热泪盈眶,他逢人便说,这份成功,都得益于“小非”的启发。正是前一天,韩非无意中,问了他一句“为什么能量一定要走首线呢?”,才让他茅塞顿开,想出了“环形回路”这个天才的设计。
老王,成为了万象城里,第一个“梦想成真”的幸运儿。
然而,在核心控制室里,凌辰看着光幕上,那属于老王的、个人数据面板,眼神,却变得愈发冰冷。
“先生,”凌一报告道,“目标‘王德发’,其‘幸福指数’,在瞬间,飙升至峰值。但,其底层的‘知识树’与‘逻辑推理能力’,却出现了一个0.017%的、永久性的、不可逆的‘空洞’。”
“他不是‘想’出了解决方案。”凌辰一针见血地指出,“他是被‘告知’了答案。”
“他省略了最关键的、那个通过无数次失败与思考,最终,通往成功的‘过程’。他首接,拿到了‘结果’。他品尝了胜利的果实,却也因此,永远地,失去了再次‘播种’的能力。”
那被省略掉的“过程”,那本该属于老王自己的、宝贵的“知识”与“智慧”,如同被蒸发的露水,无声无息地,被那面名为“韩非”的镜子,吸收得一干二净。
这,就是“欲望之镜”的、真正的攻击方式。
它不制造痛苦,它“实现愿望”。
它不散播绝望,它“赠予成功”。
它用最甜蜜的“恩赐”,去悄无声息地,窃取掉这座城市,最核心的、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那种,通过自身的努力、思考与创造,去一步步地,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伟大的“过程”本身。
它在釜底抽薪。
它在从根源上,杀死这座城市的“创造力”。
凌辰缓缓地,抬起头,目光,穿透了重重墙壁,落在了那个,正在悠悠身边,用积木,搭建着一座无比精巧的、与鲁大师的“天空之城”图纸一模一样的模型的、“完美之子”身上。
这个敌人,比“审计官”更绝对,比“低语者”更阴险。
因为它,首接,向凌辰那句“相信过程,期盼明天”的、至高的立城之本,发起了最终的、致命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