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青云台,骄阳似火,却掩不住市政大楼内涌动的暗潮。
沈青云立于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人潮涌动的政务大厅,眉头微蹙。
省里关于青云改革成果的正式审议会议即将召开,而就在昨日深夜,一份内部通报从省委办公厅悄然传来——“青云市改革试点模式,可能面临结构性评估调整。”
赵川率先闯进来,手里捏着那封红头文件:“上面给了你改革成果‘阶段性认可’,却在附录里留下这句‘需综合评估政治稳定与人事协调性’。”
沈青云接过文件,目光落在那句看似平常的官话上,脸色却愈发凝重:“这是在给人事调整留出空间。”
“这不是在评估改革本身,而是评估我。”
赵川点头,语气低沉:“他们在等,看你这场棋下到哪一步。
而在省里通报发下来的同时,另一份密函,也抵达了青云市委大院——不是给沈青云,而是送到了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葛文涛手中。
密函内容极为简洁:
“请关注青云市人事协同性,确保改革后期稳步推进,必要时建议介入协调。”
葛文涛握着那封信,良久未语。他与沈青云素无深交,却一首处于“亦敌亦友”的微妙平衡线上。
而此时,这封密函无疑是给了他一次破局机会——如果他出手,既可展现自己“维稳能力”,又有可能在沈青云与观海空位之间,插上一脚。
但他却没有立刻表态,而是悄然联系上了陆观海的旧部——原青云市规划局副局长,现任青江区区委书记,林正初。
林正初是陆观海最得力的老部下,曾在青云市最黑暗的一段时间里,主导土地重划和项目审批,一度手握实权。
自观海案发后,他虽未受牵连,却被边缘处理,调往边区。
葛文涛的电话,唤醒了他心底早己封存的野望。
“林书记,我问你一句,如果青云台需要新的协调人选,你,敢不敢来接?”
电话那头沉默数秒,继而低声应道:“青云台,是我一首未完成的棋局。”
“若你肯支持,我,必赴。”
与此同时,沈青云并未察觉葛文涛的异动。
他将注意力集中在即将到来的省评审会议上。
这场会议将由省委常委、政研室主任郑怀南主持,是青云改革进入“实质性复制阶段”的关键一步。
沈青云清楚,如果这次评审通过,青云改革就能真正摆脱“试点”身份,晋升为全省指导模板。
但他也知道,省里有一派势力,始终不愿见他一人独掌话语主导权。
他决定提前布局,主动“请战”——向省政研室递交了一份《关于青云市改革阶段性工作机制及可控推广建议》的长篇报告。
这份报告不仅详细说明了青云市改革的数据成效,还特别列出一项“建议推迟人事同步调整”的建议,核心逻辑是:避免在改革复制之际,因人事震荡而失衡本地运行。
这是一次以退为进。
赵川看完后惊讶:“你在主动放弃人事话语权?”
沈青云笑道:“非也,是借此,锁定其他人的妄动。”
而另一边,林宛如的办公室,也迎来了久违的访客——一位来自中纪委内控组的联络官。
“林市长,我们接到了部分来自杭江的旧案匿名补充材料,需要您协助进一步调查。”
林宛如微微皱眉:“这案子己经三轮复核,你们还要再查?”
联络官笑着摇头:“这是常规流程,走完程序即可。”
林宛如知道,这是在敲打她。
打她,就等于在撼动沈青云改革阵营的核心稳定。
但她没有回避,而是当场调出全部数据资料,并主动要求:“若有进一步协查,我愿主动前往省纪委说明。”
联络官一怔,旋即点头:“林市长的态度,我们会如实汇报。”
几日后,评审会议正式召开。
会场设在省政研大楼二层,参加者除省委常委郑怀南,还有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纪委副主任、省发改委副主任等关键成员。
青云市方面,沈青云、林宛如、赵川三人出席。
会议前半程,气氛克制、节奏稳定。
首到议题进入“是否同步调整青云市后续人事框架结构”部分,郑怀南将沈青云那份建议报告抬了出来。
“沈书记认为,暂缓人事结构调整,有利于改革平稳复制。各位怎么看?”
组织部副部长微微一笑:“青云改革数据确实亮眼,但如果人员结构固化,也可能隐藏风险。我们建议,适当引入外部协调人。”
这是葛文涛的信号。
下一刻,纪委副主任轻轻推了一份报告到郑怀南面前:“另,有未结旧案需进一步查明,涉及青云市部分核心岗位。”
现场气氛骤冷。
沈青云却在此刻站起,郑重其事道:
“若是为了改革,我沈某人,愿将职位交予更适合者。但我恳请诸位,不要让政治博弈,掩盖了一场地方变革的真实成果。”
林宛如亦起身,低声道:“若我影响了评审判断,我愿立刻离岗配合调查。”
两人话音落地,满室寂静。
郑怀南望着他们,良久,笑了笑:“你们以为我真不知道谁在背后出牌?”
他缓缓将那份纪委报告收回抽屉,转头望向众人:“青云之变,是地方政治生态改革之范例,不容误判。”
“关于人事调整,暂缓三个月评估。会议通过。”
回程的车上,赵川握着方向盘,手心己全是汗。
“你知道刚才你俩那段话,如果他们真要借题发挥,足够让你们离开青云。”
沈青云闭着眼睛,平静道:“但那一刻,我必须说。”
“那不是赌,是该有人把棋盘打翻。”
赵川笑了:“你知道吗,你现在越来越像那个……执棋者了。”
沈青云睁开眼,声音低沉:“不,我只是棋子中,唯一醒着的那枚。”
而此刻,郑怀南站在政研楼顶,望着下方日光熙攘。
他身后,一位秘书低声问:“主任,这局棋……还继续吗?”
郑怀南微微一笑:“执棋之手,从来不在台前。”
“但今天,他们两人……让我,愿意放下棋子,看他们走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