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由系统乱码ID发出的弹幕,在满屏温暖的赞美和“晚安”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它太长,太冷静,像一块棱角分明的岩石,突兀地出现在了柔软的沙滩上。
刘梓睿的目光,显然也捕捉到了它。
她的眼神有那么一瞬间的凝滞,大约持续了0.5秒。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几乎无法察觉,但对于此刻正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她脸上的言澈而言,这0.5秒的停顿,像电影里一帧被抽掉的画面,造成了极其微小的、不连贯的卡顿。
紧接着,她做出了反应。
她没有立刻回答那个问题。她先是微微睁大了眼睛,露出一副“呀,被问到了一个好深奥的问题”的可爱表情,然后伸出舌尖,俏皮地舔了舔下唇。这个动作,成功地为她争取到了大约三秒钟的思考时间。
“嗯……”她歪了歪头,视线投向天花板,仿佛在认真地组织语言。这个姿态,让她看起来像一个被老师突然提问的好学生,真诚又有点小紧张。
言澈的身体微微前倾,手指无意识地在沙发的扶手上敲击着,那是一种等待结果时的下意识动作。
刘梓睿开口了。
「这位朋友问得真的很好哎,」她的声音依旧温柔,像一股温暖的溪流,巧妙地绕过了那块突兀的岩石,「其实……其实我也没有想得那么透彻啦。」
她先用一句自谦,巧妙地降低了观众的期待值,并为自己可能的“回答不佳”铺好了一条退路。
「但是,我自己的感觉是……」她的话锋一转,开始进入正题,「就像我们受伤了,伤口愈合之后,会留下一个疤痕,对不对?我们看到这个疤痕,还是会想起当初是怎么受伤的,可能还会觉得有点疼。但是,我们不会再像刚受伤时那样,痛得哇哇大叫,寝食难安了。」
她举起自己的手,用另一只手的指尖,轻轻地抚摸着手腕内侧的一块皮肤。那里光洁细腻,并没有任何疤痕。但她的动作是如此专注,仿佛那里真的有一道刻骨铭心的伤疤。
「我觉得,那个‘平静地与之共存’,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我们承认这个伤疤的存在,也接受它带来的、偶尔隐隐作痛的感觉。我们不再试图把它藏起来,也不再因为它而觉得自己不完美。我们带着它,继续好好地生活。这……应该就是一种‘放下’了吧?」
她说完,没有表现出任何自信,反而带着一丝不确定地看向镜头,眼神里带着寻求认可的意味:「我……我也不知道说得对不对,这只是我自己的、很浅显的一点点小看法啦。」
滴水不漏。
言澈的身体重新靠回了沙发里。
他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极其高明的回答。刘梓睿没有正面去解释那个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用了一个非常具象、非常能引发共鸣的比喻——“伤疤”。
这个比喻,不仅巧妙地回避了她可能根本没读懂原著的风险,还成功地将一个理性的思辨,转化成了一个感性的、关于个人经历的故事,再次巩固了她“有故事”、“有深度”的治愈系人设。
最后那句“我也不知道对不对”,更是点睛之笔。它将自己放在了一个与观众平等,甚至更低的位置上,姿态谦卑,杜绝了任何被抓住话柄进行反驳的可能。
弹幕再次被引爆。
【睿睿说得太好了!我瞬间就懂了!】
【伤疤的比喻,破防了……想抱抱睿睿。】
【天呐,不仅人美心善,还这么有思想深度,爱了爱了。】
【那个提问的人呢?出来给睿睿道歉!问这么难的问题欺负我们睿睿!】
言澈看着那条让他“出来道歉”的弹幕,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只是拿起了另一台平板电脑,打开了一个他自己编写的小程序。
他将刚才刘梓睿回答那段话的录音导入程序。几秒钟后,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声波的频谱分析图。他又调出了刘梓睿在昨天首播时,感谢周子扬礼物的声波图。
两张图并排放在一起。
程序的算法开始自动比对两段音频中的情感参数:语速的节奏、音调的起伏、拖音的时长、气口的位置……
很快,一行红色的结论出现在屏幕下方:
【情感模式相似度:92.7%】
这意味着,刘梓睿在阐述一个“深刻”的哲学观点时,她声音里所表现出的那种“不确定、羞涩、并寻求认可”的情感模式,与她在面对一个土豪的巨额打赏时,所表现出的“惊讶、无措、并带着嗔怪”的情感模式,其底层结构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她的温柔,她的谦卑,她的深度……所有这一切,都像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是公式化的。
言澈关掉了程序。
他不再需要更多的证据了。至少在今晚,他己经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城市巨大的光晕将天空染成一片模糊的灰红色,看不到一颗星星。
他拿起手机,点开了那个加密的“黑天鹅”文件夹。
在“刘梓睿”这个名字下面,他没有写下任何总结性的文字。他只是上传了三样东西:
一张锁骨处闪粉的局部放大截图。
一张粉丝“代答”的弹幕截图。
以及那份,相似度高达92.7%的声波情感分析报告。
做完这一切,他关掉手机,去厨房给自己倒了一杯冰水。
冰冷的液体滑过喉咙,让他兴奋的大脑,重新回归一片冷静。
游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