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方烬:“启禀大人,卑职观测天时得知-- 龙星隐现,蛰雷频作!”
庄之甫:“怎么说?”
赵方烬:“东方苍龙七宿隐于云雾,且端午前后雷暴频发。“有渰萋萋,兴雨祈祈”之象。”
庄之甫:“那是好事啊。总算是要下雨了,不然这赈灾的银子……”
赵方烬:“大人,若雷不止、雨不绝,则为“龙战于野,水溢西渎”,主洪涝。请大人派人向各县传达,让下游的百姓赶快往高处走,各官员做好防洪措施。”
庄之甫:“好好好,听你的。我这就派人前去。”
三日后,大雨强烈且集中。
虽己通报下去让各县做好防洪工作。可奈何这个年代通讯不方便,还是有很多人在这场灾害中殒命。
下游房屋全都冲垮,一片汪洋。
骊水县因水土流失严重,爆发泥石流。位于山地的村庄全都冲垮。
幸好的是,庄之甫听了赵方烬的话,让村庄中的人撤离,骊水县在三个县中,人员伤亡算最小的了。
赵方烬:“庄大人,如何大灾之后,需进行灾后重建的工作,该如何安排?”
庄之甫低头做假账:“你去安排……衙门的人都听你调遣。”
赵方烬一脸震惊:“我……”
庄之甫:“赵生,给你机会,你别不重用啊……”
赵方烬:“是,卑职领命。”
赵方烬内心OS,这玩意,要是去给皇帝管理国库,那国库得干干净净的啊,木箱子都得给卖得一个不剩……
赵方烬带着衙役前去救灾。
一个班头向赵方烬报告。
班头乾一:“禀大人,三班己经集结完毕,一共一百五十人。皂班快班壮班各自五十人。”
赵方烬:“好。现在所有人听我指挥……”
“壮班五十人,分为十个小组,前往受灾村庄搜救被困的百姓。皂班五十日期,同样十个小组,搭建十个粥棚和将救灾物品准备好,安置受灾百姓。快班,五十人,十个小组,负责接送受伤的百姓。并记录灾民的户籍,以便后期查验。”
“都明白了吗?”
众人皆喊:“明白!”
赵方烬:“那分头行动吧。各班班头管理好人员。”
赵方烬跟着快班的人员,接送受灾的百姓。
快到晚上时,各村庄的搜救还在继续。
可黑夜到来,黑灯瞎火的,照明有限,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先保障救出来的人的安全。
赵方烬跟着搜救了一天,累的都站不稳了。
在安顿灾民的慈院,赵方烬的来回走动,记录着这些人都信息。
“您是着凉了,去前面领一碗姜汤喝,暖暖身子。”
“您被树枝刮伤了,需要处理一下伤口。忍着一点啊,帮你弄……”
灾民:“谢谢姑娘。”
赵方烬看着前面低头给人看病的姑娘,赞叹了一句“干事业的姑娘真美!”
赵方烬再看,不是,这人怎么越看越熟悉。
赵方烬试探的叫了一声:“赵衡?”
那姑娘装作没听见,低头给人治伤。
过了一会,那姑娘收拾好药箱准备走的时候,赵方烬拉住了她。
赵方烬声音小小的,恰好两人能听到“你很不听话啊,月奴……”
姑娘也不装了,尴尬的笑了笑。
“哥……”
赵方烬掐了一下小姑娘的脸:“还知道我是你哥呢?这是什么地方你就来啊……大灾之后有疫病,你不怕传染啊?”
赵衡:“不怕。哥,我是一个医者,如果我不能用我所学本事治病救人,那我学这些东西有何用?”
赵方烬一脸无奈,那能怎么办,还不是得宠着:“好好好,来都来了,好好跟着。做好防护,不要轻易摘面纱。”
赵方烬在前面走着,赵衡在后面跟着。
赵方烬走了一半又转过身来。
赵衡差点撞上,“哥,你干嘛?”
赵方烬接过她的木箱,背着,看着眼前比自己矮一个头女孩,说:“走吧。个子又小,背那么大一个医箱,很重的。”
赵衡:“还是哥最爱我了。”
赵方烬:“快走吧。”
俩兄妹在慈院的粥棚里坐着,赵方烬还在写那些灾民的户籍信息。
一个皂隶过来。
“大人,粮食不够了。赈灾款也不够了?”
赵方烬抬头,看着那个皂隶。
“嗯,知道了,我去向庄大人禀报。”
赵方烬看向赵衡,想到了对策。
“月奴,哥跟你说件事。蒋府小姐月媃近日起水花,大户人家讲究多,不敢请大夫首接医治,害怕毁了小姐的名声,所以……”
小姑娘眼睛一转,好像知道了些什么“你是让我去给她诊治……从中得到些什么……”
赵方烬:“庄之甫的外祖家就是蒋家,这个月媃小姐是庄之甫的表妹,我们可以和这位小姐打好关系,听说庄蒋两家还要再度联姻,以后麻烦这位小姐的事还挺多的,所以先打好关系。”
赵衡:“那我该怎么做?”
赵方烬:“我先去和庄之甫通报一下情况,然后引荐你……”
赵衡拿着医箱:“好。”
赵方烬与赵衡二人前往县衙。
赵方烬:“劳烦大哥前去帮我通报一下,赵生有事向庄大人通报一下。”
衙役看着赵衡后面的女子。
“这位是……”
赵方烬:“这位是舍妹赵衡,有事求见庄大人。”
衙役:“等着,我去通报。”
衙役进入衙署,庄之甫依旧在写账本。
“大人,赵方烬求见。”
庄之甫头都没有抬,埋头记账。
“叫他进来。”
衙役走了出来给赵方烬传话。
“大人叫你进去。”
赵方烬抱拳,“多谢大哥。”
赵方烬进入衙署。
“庄大人……”
庄之甫:“赵生有什么事要报啊?”
赵方烬:“禀大人,几日赈灾下来,赈灾粮和银钱不够了……”
庄之甫有点心虚。
“这,钱要拿着修堤坝……赈灾粮不够了啊……”
要知道朝廷给他拨了五千两白银,用了一千两,贪了两千两,上下打点了两千两。
其中打点给得最多的就是大雍气氛组,皇帝身边的红人,曹静贤。督卫司管理人。
你就说,这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