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师魔改宋徽宗
历史老师魔改宋徽宗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老师魔改宋徽宗 > 第8章 一桩血案,与两种“破案”方式

第8章 一桩血案,与两种“破案”方式

加入书架
书名:
历史老师魔改宋徽宗
作者:
流什
本章字数:
6284
更新时间:
2025-07-10

汴京城,炸了。

不是真的被火药炸了,而是被舆论的洪流,炸得人仰马翻。

起因,是那桩发生在“汴京商业联合会”挂牌次日的“商业欺诈血案”。

一桩看似普通的商人纠纷,却因为叠加了“联合会”、“信用评级”、“新政”等一连串热门词汇,迅速发酵成了一场席卷全城的公共事件。

各种版本的“内幕消息”在茶楼酒肆间疯狂流传。

有说这是新政逼良为娼,把老实商人逼上了绝路;有说这是联合会内部的权力斗争,是蔡、司马二相公的代理人战争;更有甚者,编出了绘声绘色的桃色新闻,说那死去的商人与牙人(中介)的老婆有染,才引来杀身之祸。

一时间,刚刚挂牌、被赵佶寄予厚望的“联合会”,瞬间从一个象征着“信用”与“未来”的机构,变成了一个藏污纳垢、引爆血案的“是非之地”。

蔡京和司马康,这两位联合会的总负责人,被架在了火上反复炙烤。

紫宸殿。

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

赵佶坐在龙椅上,手里把玩着一枚玉佩,脸上看不出喜怒。但殿下站着的蔡京和司马康,都能感觉到那平静表面下,是足以吞噬一切的滔天怒火。

“两位爱卿,”赵佶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像重锤一样敲在二人心头,“朕的联合会,开张第二天,就闹出了人命。现在外面满城风雨,说朕的新政,是‘催命符’。两位,有什么要对朕说的吗?”

司马康一步踏出,面色铁青,声如洪钟:“陛下,此事性质之恶劣,耸人听闻!臣以为,此案不仅是商业欺か,更是对陛下新政的公然挑衅!必须严查,彻查,从重从快,以儆效尤!”

他的态度很明确:这是外部敌人对新政的恶意攻击。

蔡京则慢悠悠地出列,他那张老脸上,甚至还挤出了一丝悲天悯人的神情:“陛下,老臣以为,司马大人所言虽有理,却也需体察下情。新政推行,或有操之过急之处,致使部分商户心生怨怼,铤而走险。此案,固然要查,但亦应反思,我等施政,是否存有疏漏?”

他的话,绵里藏针,看似在反思,实则是在暗示:这篓子,是你皇帝自己捅出来的。

赵佶心中冷笑。

好家伙,一个甩锅给“阶级敌人”,一个甩锅给“老板决策失误”,不愧是顶级的政治家。

“说得都很好听。”赵佶将玉佩往桌上轻轻一放,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让两人心头都是一跳。

“朕不想听这些空话。朕现在要知道,案子,谁来查?怎么查?”

“臣以为,当由开封府主理此案,大理寺、刑部会同审理,以昭公信!”司马康立刻说道。这是最正规、最无可挑剔的司法程序。

“臣,附议。”蔡京也点头称是。他知道,在这种公开案件上,任何试图将案情导向自己控制范围内的行为,都会落人口实。

“好。”赵佶点点头,“那就这么办。朕给你们五天时间。五天之内,朕要看到一份能让全城百姓都信服的调查结果。”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二人,语气变得意味深长:“记住,朕要的,是真相。无论这个真相背后,牵扯到谁,朕,都要。”

蔡京和司马康心中同时一凛,躬身领命。

他们知道,皇帝的耐心,己经到了极限。

开封府。

府尹衙门的大堂上,气氛肃杀。

蔡京和司马康,这两位政坛上的生死大敌,此刻却并肩坐在一张临时搬来的太师椅上,共同“督办”此案。

这画面,诡异得让在场的所有官吏都浑身不自在。

开封府尹是个官场老油条,他知道,这案子己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刑事案件,而是两位相公,乃至他们背后整个新旧党派的角力场。他谁也得罪不起,只能把所有证据、卷宗,原原本本地呈上。

案情其实并不复杂。

苦主,是一家绸缎庄的老板,名叫刘申。他因为相信联合会的“信用评级”,与一个陌生的西域客商,签了一笔价值三千贯的丝绸大单。双方没有通过传统的“牙人”,而是首接在联合会进行了合同备案。

结果,刘申的货发出去了,对方支付的“交子”(纸币),却被钱庄鉴定为伪钞。

刘申血本无归,情急之下,带人找到了当初为那西域客商做担保的“牙人”王五理论。双方在争执中,刘申被王五失手推倒,撞在石阶上,当场毙命。

王五,就是那个被当场抓获的凶手。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司马康看完卷宗,冷哼一声,“一个利欲熏心的牙人,一个被贪婪蒙蔽的商人,一桩普通的商业纠纷,却被别有用心之人,渲染成对新政的攻击。可笑!”

他看向蔡京,眼神锐利:“蔡相,您以为呢?”

蔡京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慢条斯理地说道:“司马大人说得是。不过,此案虽小,却也暴露了联合会流程上的漏洞。没有了牙人居中作保,如何验明客商身份?如何辨别交子真伪?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完善的地方。”

他轻描淡写地将一场政治风波,又拉回到了“技术层面”的讨论。

两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都在试图将案件的最终定性,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司马康想把它定性为“外部破坏”,以证明新政本身没问题;蔡京则想把它定性为“内部疏漏”,从而获得对联合会规章制度更大的修改权和主导权。

他们谁都没有注意到,在大堂的角落里,一个负责记录的年轻小吏,正不动声色地将他们二人的每一句对话,每一个表情,都牢牢记在心里。

这个小吏,是陈东专门安插进来的。

当晚,紫宸殿。

赵佶正在看一份来自皇城司的密报。

这份密报,与开封府的卷宗,内容截然不同。

“官家,此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冯保,这位皇城司的掌印太监,声音沙哑地汇报道。

“说。”

“我们查了那个所谓的‘西域客商’,发现他根本不是什么商人,而是一个月前刚从西北流窜到京城的泼皮。他用来行骗的伪钞,制作工艺极为精良,绝非普通匠人所能伪造。”

赵佶的眼睛眯了起来。

“继续。”

“我们还查了那个牙人王五。他嗜赌成性,在外面欠了上千贯的赌债。就在案发前三天,他所有的赌债,都被人一次性还清了。”

“钱,是谁还的?”

冯保的头垂得更低了:“是一家名叫‘西海通’的钱庄。而这家钱庄最大的股东,是……是户部侍郎,郑居中。”

郑居中!

赵佶的瞳孔猛地一缩。

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他是蔡京最核心的党羽,是蔡京一手提拔起来的财政干将,掌管着大宋的钱袋子。

一瞬间,所有的线索,都在赵佶的脑海里串联了起来。

一个泼皮,用着精良的伪钞,骗走了一个商人的全部家当。一个嗜赌的牙人,突然被人还清了所有赌债,然后“失手”杀人。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指向了蔡京的心腹,户部侍郎郑居中。

这根本不是什么商业纠纷。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旨在用一场“意外”血案来打击新政、并嫁祸给联合会和司马康的阴谋!

好一招“苦肉计”!好一招“一石二鸟”!

蔡京,你果然还是出手了。

“官家,要不要……首接让皇城司把郑居中拿下?”冯保试探性地问道。

赵佶摇了摇头。

“不。”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首接拿下,太便宜他了。而且,打草,会惊蛇的。”

他看着窗外的夜色,眼神深邃得如同宇宙。

“蔡京想用‘程序’来玩死司马康,那朕,就陪他玩一把更大的。”

他转过头,看着冯保,下达了一道让这位老牌特务头子都感到心惊肉跳的指令。

“传朕的密令。第一,让开封府那边,按兵不动,就按照‘意外杀人案’的戏码,继续往下审。让蔡京和司马康,继续吵,吵得越凶越好。”

“第二,让皇城司,立刻对郑居中,进行最严密的秘密监控。朕要知道他每天见了谁,说了什么,吃了什么,甚至上了几次茅房!”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赵佶的声音压低了,带着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兴奋,“去查抄那个牙人王五的家。记住,要慢,要细,要让所有人都看见。朕不相信,一个嗜赌如命的烂人,家里会干干净净。”

“朕要的,不是他杀人的证据。”

“朕要的,是他和郑居中,权钱交易的账本!”

冯保浑身一颤,他明白了。

官家这是要放长线,钓大鱼!他要的不是一个郑居中,他要的,是郑居中背后,那整张由蔡京编织起来的、盘根错节的利益大网!

这盘棋,己经从汴京,下到了整个朝堂。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