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六十六年记
壬寅六十六年记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壬寅六十六年记 > 第13章 绛帐恩深

第13章 绛帐恩深

加入书架
书名:
壬寅六十六年记
作者:
康虹
本章字数:
4186
更新时间:
2025-07-09

让人难忘的还有教物理和化学薛老师,他是一个奇人,特立独行给我印象较深。常常是独来独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

他的两门课都讲得一流水平,思维敏捷,学识过人。并且在课堂上声称:“你们在数、理、化三门课程上,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随时都可以问我,或者和我讨论。”每节课都是有备而来,课题由浅入深,启发式的教学,确实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

他大概西十岁左右吧,留着寸头,白色的国字脸,大眼睛架着近视眼镜。单纯的像是一个大学生一样,自己排解寂寞的业余爱好就是解数、理、化试题,在他住的宿舍里桌子上摆着一摞做习题的本子,上面写着整整齐齐满满的习题。

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穿上运动衣一个人打篮球,保持着学生时代的习惯。我们出操时多半会看到他投篮的身影。

业余时间要么做习题要么是锻炼身体,我行我素不和其他人无意义的社交。对学生特别有耐心,休息日时间我们冒冒失失地去他宿舍问问题,一点也不恼,非常有耐心的解答。

开心的事就是讲他当年怎么轻而易举考上大学,给我们解除压力。记得我第一次和同学一起去问问题,紧张的手足无处安放。

他微笑着说:“不要紧张,老师也是人啊,没有三头六臂,只是比你们更早一点学到知识而己。” 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对于和他意见相左的问题,都可以轻松的提出自己的意见,他也不恼并且说:“没有谁可以永远正确,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是好事。”然后讨论问题。

其实也曾听人们私下悄悄的议论他爱人和孩子在县城,会埋怨他两个人两地不能一起照顾家。可从他身上看不出任何蛛丝马迹,一到课堂就全神贯注地讲课,没有废话,眼中心里只有如何教好学生理、化的知识。

我们这一届学生毕业走后他随着校长调到了县城,总算是一家团聚了,这样业务能力出众为人纯粹的人堪称教师的楷模。

近年听到他八十多岁过世了,世间少了一个授业解惑的长者;

那时的语文老师姓丘,是老高中生。当年因为高中时成绩优秀,家里有困难,没有上大学就留校任教了。

他的做派是另一种风格,大概五十多岁,一米六左右的个子,留着偏分头,农忙时常干农活太阳晒的皮肤很健康的黝黑,一般爱穿着中式的上衣。

据说爱人孩子在农村,家庭比较困难,所以衣着朴素得体,有一种邻家叔叔的亲切感觉。

教学功底深厚扎实,课讲得特别翔实生动,声音洪亮,能够把文章的来龙去脉理透,时而热情奔放、时而冷静沉稳的阐明课文精髄。讲课时喜欢在讲台上踱来踱去,把他脑海里的知识像是溪水一样慢慢流淌出来。

岳阳楼记是我记忆较深的课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那抑扬纯挫滔滔不绝的朗诵声,把古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传递了出来,声韵像是山峦起伏或海浪潮涌的绵延不息,牵引着我们的感情随他的声情并茂而回荡起伏,听到下课铃声才回过神来。

一次把我叫到办公室,面带笑容拉家常似的对我说:“学习机会对你来说很宝贵,一定要好好珍惜,屏除杂念,争取考上学校。”很感谢他那种真挚的关怀和鼓励。

学校报志愿的时候,那时高考填志愿是一条龙录取,他亲自用隽秀的钢笔字仔仔细细的给我填满了每个志愿的空格,表示这些个志愿攸关未来很重要,借此也表达了他对学生的殷切期望。

他还兼任班主任,对于班里的学生情况了如指掌,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状况,并加以引导和鼓励。像是一个家长一样的心情对待学生,期望学生能够获得知识,走向光明的未来。

非常有幸遇上了这样的好老师,感谢他对每个学生都谆谆善诱,因为教学优秀后来也随着校长调到了县城中学任教;

数学张老师是一个快退休的年纪大的人,无论春夏秋冬都戴着一顶帽子,不知道为什么对我不太感冒。

一次在做一个复杂的推导题的时候,我去他办公室讨论过他讲的错误的地方,更加对我不满。其实我也就是想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并不是有意的让人难为情。

还是太单纯不懂人情世故的缘故吧,只好在此以后对他敬而远之。

因为学习对我来说是第一位的,其它的杂事都不太关注,时间有限恨不能时刻保持高度集中精力学习的状态。

还是有同学对我说:“数学老师说你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才发现可能得罪了他;

英语老师,是一个年轻的女孩,二十多岁,刚刚大学毕业不久,活泼可爱。我们会羡慕她,早早就有了正式工作。为了教我们如何发音,嘟着嘴各种教导。

因为当时英语只是参考分,所以大家都不怎么重视。可她还是认认真真的备课,尽可能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大家。

她的课就是一种调节思维的方式,那些似曾相识的字母、语法知识,不深入学习是没有结果的,学好的话也可以给高考成绩加分的;

还有政治老师印象不太深刻,只是记得满满的一黑版题让我们背诵,“1840年鸦片战争…。”

补习班主要是复习数、理、化三门课程,薛老师一个人教两门课游刃有余。数学张老师也是变着法的扩大学生知识面,把历届的高考题讲解给我们听,七九年高考时的一道数学应用题,张老师给同学们讲解过,为同学们拉了不少分。

总之每个老师他们都为了学生呕心沥血,使岀浑身解数,说不尽的绛帐恩深,令人难忘。

现在想起来那些忙碌刻苦学习的日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这里出发走上了新的人生轨迹,只是还需要一个过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