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六十六年记
现代言情
首页 > 现代言情 > 壬寅六十六年记
作者:
康虹
主角:
康虹
作者:
康虹
主角:
康虹
更新至:
第13章 绛帐恩深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5.92万字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它就发生在我的身上。希望通过阅读本作品主角的喜怒哀乐的故事,同龄人看了认同,青年人看了觉得励志,能够激励读者更加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热爱生活。本书写了一个平凡的人通过不懈努力,活岀自己价值的故事。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5.92万字
简介
年代 现代言情 校园 第一人称 乡村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它就发生在我的身上。希望通过阅读本作品主角的喜怒哀乐的故事,同龄人看了认同,青年人看了觉得励志,能够激励读者更加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热爱生活。本书写了一个平凡的人通过不懈努力,活岀自己价值的故事。 ...

第1章 失恃

第一章

我一首耿耿于怀的事情,就是母亲过早的离开了,长大没有机会好好的去报答母亲对我的爱。

我叫康虹,出生在我国北方的农村。家乡有汩汩流淌的山泉水,有野花盛开的田野,丘陵地带的土地肥沃,盛产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我爱家乡的沃野、草木和那里的亲人们。

1971年的3月,春寒料峭,那彻骨的寒冷赖着不愿退去,春风打着旋儿吹来,寒气逼人。

我遇到了人生第一次压力,因为当时国家改革教学制度,初中三年制改为两年制在本村上,高中三年制改为两年制,在公社(镇上)所在地上,是村里大队干部(村委会)推荐上高中,名额有限。我当时初中毕业,上高中的机会渺茫。

村干部对父亲说:“你家小女娃(小名)太小啦,高中离家远要求住校,今年就别去了以后再说。”没有上了高中,父亲觉得我去劳动也太小,就选择让我复读初中。

我生活在一个和美的家庭,有爱我的父母和哥哥们,从来没想过我的幸福童年有一天会遽然结束。

春天的暖意渐渐占了上风,天气像往常一样逐渐变热,星期天学校放假了,村子里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地玩,我一点玩的心情都没有。近期母亲身体特别不好,打针吃药也效果不好,精神欠佳,话也少了好多。

“你把被子拿到院子里晒晒太阳吧,今天天气不错。”母亲说,我赶忙跑过去抱着被子搭在院子里的绳子上,拿着笤帚扫了一下。望了一眼天空明媚灿烂的阳光,盼望着随天气变暖母亲的咳嗽气喘病能好转起来。

母亲的病是肺气肿,冬天一冷就会咳嗽吐痰喘不上气来。最初是她领着我去省城看望父亲,我闹着要吃饭结果买了又不吃了,母亲舍不得扔掉就吃了冷饭,回家就后生病了。看了医生稍微好点了,舍不得花钱就不治了,结果没多久就又复发变成了慢性病,天气一冷就会犯病。

这时候我看到父亲骑着自行车驮着个陌生人,这是请了十多里地外的一个老中医来给母亲治疗,记得这个医生名字叫赵西,是方圆十几里的好医生,医术高超,只是喉咙做过手术身体不好很少到外村岀诊,父亲能够请来他,母亲的身体好转应该有希望了。

赵医生认真的给母亲号过脉,开了药方。回去的路上悄悄告诉父亲情况不太乐观,要随时注意病人的身体状况。

“我觉得累了,要睡一会儿。”母亲在一天早晨吃过中药后说,然后躺下睡着了。没有想到这是母亲的最后一句话,到了中午该吃饭了怎么也叫不醒,家人都慌了。

二哥是卫校学医的学生,正好休息在家,听到母亲呼噜呼噜的声音,说喉咙有痰,就垫着纱布吸了出来,还是没能醒来。

“你快去叫西哥请村医过来。”父亲对我说,我赶忙跑去。

医生来看了说:“我也无能为力了,只能是准备后事了。”

母亲没有再说一句话,呼吸越来越微弱一觉睡到了永远。

她没有皈依任何宗教,但是常常教导我们说人要多做善事,老天爷会知道并且保佑你的。能够平静的离开这个世界,也是一种生命的馈赠。邻居们有的人也安慰家里人说,年龄是不太大,但是看她一到冬天生病难受不舒服的样子,觉得走了也是一种解脱。

父兄忙着张罗后事,村里邻居们帮忙一些人准备寿材,一些人缝制寿衣和孝衣,我看到母亲一动不动的躺在炕上,突然意识到以后再也没有母亲了。

在他们七手八脚的换寿衣的时候,我哭着摸了摸母亲的手,己经渐渐没有温度了。看着母亲清癯的面容,好想拉着她起来,那怕是骂我一声也好,不一会儿眼泪就挡住了视线。

缝孝衣的是邻居阿姨、婶儿们,一边裁剪缝制一边说:“小女娃,这个世界上最疼你的人离开了,你也该慢慢长大了。”懵懂的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话代表什么深意,只是知道过了这几天,以后再也不会看见母亲了。

她们把我的鞋用白色的布蒙住,给我穿上白色的上衣和白色的裤子。前院的邻居看到一身孝衣的我,哽咽着说:“可怜的孩子再大点就好了。”

院子里垒起了锅灶,做了只有婚丧嫁娶才会有的特色美食,蒸软米饭、哨子面等,空气中弥漫着油炸蒜和豆腐的香味,以往的美味可我却吃不岀味道来,味同嚼蜡。

到了晚上母亲的灵堂设在院子里,我们兄妹几个人在守灵。也不知道是喝多了水还是太紧张,一会儿去一趟厕所。那个厕所有一面墙上满是窟窿,让人感到害怕。那时候没有电灯只有煤油马灯,影影绰绰的也让人恐惧不己。

开始小姑还会提着灯陪我去,后来就说:“烦死人了,你自己去吧。”没有办法就咬咬牙,自己去黑乎乎的厕所,尽管提着灯笼还是紧张得一首打哆嗦。

微风吹在那些丧葬物品上,纸糊的人偶哗拉拉的响。母亲的遗体躺在院子中间,我走上前去,三哥看我在颤抖,就安慰我说:“别害怕,母亲的在天之灵会保佑你的。”

三哥的话让我瞬间感觉浑身有了力量,回答他说:“哦,知道了。”仿佛母亲像平常一般的叫着我的名字在鼓励我一样。

母亲的葬礼赶上国家提倡丧事从简,简单的仪式后,在嘈杂的人群和亲人们的啜泣声中,我踉跄着拉住邻居的衣角,跟着家人万分不舍的送走了她,幸好还有父亲在。

那一年我不满十五岁,自此以后自信、安全感慢慢离我远去,变得有些徬惶,不知所措,畏手畏脚的自卑,首到成年做事还是谨慎忐忑的,从没有胸有成竹地自信。

我的童年不知不觉中随着母亲的离开一并随风飘远了,虽然是快到夏天可我清晰的感觉到的是寒冷、孤单、惊恐。就像是热销小说《秋园》,父亲离开影响到秋园以后的命运一样,我的命运也改变了。

继续阅读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