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全部带走。
书籍连同他这些年的研究资料加起来超过八百公斤重。
他这一个月每次都分次分批的在周末将这些东西送去唐人街那边。
在这种紧张的情况下,钱学森对每一次意外的敲门声都异常警惕。
他小心翼翼的走到门边,通过门上的猫眼向外观察,原来来的人是赵忠尧。
赵忠尧是钱学森的朋友,同时也是一名核物理专家。
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正电子的科学家。
他松了一口气,连忙打开了门。
“你怎么来了?”他注意到赵忠尧提着一个公文包。
赵忠尧等钱学森关好门之后,他才低声说道:“计划提前了。国内在美国的情报人员已经得到消息。麦卡锡在二月九日炮轰国务院后,最近他已经开始掀起反马列浪潮了。”
“为了避免可能的麻烦,我们要提前离开。联络员小王跑去通知我了,并且让我先来你这通知你一声。他还要去通知其准备回国的科学家。”
“学森啊,我看你也不要收拾太多东西了。这一次我们要轻装简行了。”钱学森表情凝重的点点头。
同时回到对二楼的妻子说道:“只带随身换洗的衣物。其他什么东西都别带了。”
“那你的书呢?”蒋英看了眼钱学森收好的各种书籍。
钱学森摇摇头:“重要的我之前已经交给小王他们了。这些不能带就不带了。这里面的内容都已经记在我的脑子里了。”
钱学森将几十本已经捆扎好的书放到了一旁,这些书是带不走了。
它们太重,带起来太麻烦了。晚餐是蒋英煮的意大利面。非常简单的一个番茄酱口味。
但是三人的思绪都不在吃上。草草的解决一顿晚饭,三人一直枯坐到夜里十点。
敲门声再起响起,这是一个有节奏的敲门声。
是之前联络员小王和钱学森商定好的暗号。
钱学森透过猫眼一看,果然是联络员小王。
他连忙开门:“进来。”
“不了,钱学森同志。东西收拾好了吗?”“好了。”
“那就走吧。我们已经安排好了一艘船,不过不是游轮是一条前往香港的商船。这段时间你们可能要辛苦一下了。”
“好。”钱学森点点头。
他招呼着自己的妻子和赵忠尧一起出门。
他们没有惊动任何人,直接坐上了小王安排好的汽车一路前往洛杉矶的港口。
登上了一艘挂着英国国旗的商船。
商船内部有一部分被改装成了可供人休息的休息舱。
在这里钱学森还见到了农业专家洪用林、材料学专家陈柄兆、道路桥梁专家张士铎等二十余名精英学者。
他们都是抱着满腔热忱想要投入伟大祖国的建设之中。
其中有的人钱学森认识,有的人不认识但是听过名字。
二十多名科学家、艺术家在狭小的船舱里互相问号,并且满怀着激情。
当天色破晓,旭日东升之时,这艘英国的商船拔锚起航。透过船舱的窗户,美国的海岸线在众人眼中渐行渐远。
“中国现在好像什么都没有,也不知道我这专业回去有没有用。”
“正式因为没有,才需要你回去来个开天辟地第一声啊!”
“工业自动化,自动化。中国的工厂数量都不够多,生产方式还停留在十九世纪。我回去怕是要从头干起哦。”
“哈哈,那还不好吗?一砖一瓦都是你老兄亲自建立的!”
“那倒也是。没有什么比参与我们祖国的伟大建设更让人激动地。我下定决心,我要我有生之年看见我们国家能达到美国百分之五十的工业产能,我就能闭目了。”
“老兄你的口气可是有点大。”
“哈哈,做人嘛,理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钱学森望着越来越远的美国国土,他的心中既有回国报效的激动。
也隐隐约约的有些不安,自己的专业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真的有用吗?
第二十七章 功德林(1)
在北平德胜门外有一处特殊的建筑群。
这里曾经在清朝时是一个寺庙,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则变成了一座监狱。
它在历史上很有名,因为为中国革命取来星星火种的李大钊便是被张作霖吊死在这座监狱的绞首架上。
并且足足吊了二十七分钟才让李大钊痛苦的死去。
很多人说功德林不吉利,文强也觉得这里不吉利。
他今天跑操的时候又看到了绞死李大钊的绞首架了。
他拍了拍跑在自己前面的人问道:“邱老虎,你说马列党的人什么时候吊死我们?”
被文强称呼为邱老虎的人正是原国军206师师长邱行湘。
邱行湘听到文强的话后没好气的说道:“放心,吊死谁也吊不死你文强。现在的国家毛主席是你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