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
带着网咖回1950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68章

第68章

加入书架
书名:
带着网咖回1950
作者:
一斤小鳄梨
本章字数:
1968
更新时间:
2024-12-04

。”
  “就比如说在1930年,上海有一个名叫春华牌的纺织厂。生产的花布行销江南几省。那个时候我媳妇省吃俭用都想要买一匹回来在新年给一家人做衣服。”
  “那时候春华牌的花布漂亮啊,颜色又鲜亮,布还厚。穿五年都不会磨破。就这样好的一个春华牌,非要和山东的一个飞虎牌争江北的市场。”
  “为了争江北市场,两家是不断的压价。价钱下去了,利润还不够成本的。这两家能怎么样?
  压低成本呗。原本五层线的厚布,被他们改成四层线、三层线。到最后,他们的花布只能穿一年了。”
  “价格倒是下去了,可是花布穿一年就坏,第二年一下水就全散了。最后两个本来是民族企业的大厂,为了争一点蝇头小利搞得两败俱伤。最后被日本的东亚商社捡了便宜,把两家厂都收购了。”
  说道这里叶伟明叹息一声,他是在为民族工业的步履维艰而叹息。
  吴经理也点头附和道:“是啊,是啊。”
  他也是知道这两家花布厂的。
  飞虎牌花布的陈老板还是自己的朋友。
  最后花布厂被日本佬的东亚商社给收购,陈厂长气的吐血三口,最后郁郁三个月后撒手人寰。
  吴经理每每想到这件事,他心里也不是滋味。陈厂长和春华厂的付厂长,两个都是抱着实业救国的梦想开厂的。
  本来说好的是要驱逐洋货,怎么就自己人把自己人给干到了呢?
  “私营企业的企业家们有很多是有爱国热情的。我们知道,很多人办厂也不全是为了赚钱。还有不少人也是奔着实业报国的想法去做的。”
  叶伟明先是肯定了这群民族企业家们的热情。
  吴经理立刻道:“对啊!我们家这山海关汽水厂,最早想的也不光是赚钱。也是想着能实业救国。我家祖父在1902年创办山海关汽水厂。”
  “那是他从西洋人那里看见了那些汽水厂能养活多少工人。他在美国看见可口可乐工厂外,一车一车的卡车拉着可口可乐的饮料送到美国各地。”
  “那时候我祖父就在想,要是我们国家也有这样一个饮料厂就好了。我们家也能赚到钱,还能养那么多工人。”
  吴经理竭尽全力证明自己家办工厂真的不光是为了钱。
  叶伟明抬抬手:“吴经理,不要紧张。你们企业家赚取在合理范畴内的利益,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我们搞公私合营,也不是民国那种打着政府旗号,实际上是吞并你们产业的行为。这里有我们商务部公私合营的规程,你看下。”吴经理接过文件。
  公私合营简单来说就是国家要入企业的干股。
  企业生产成本国家也要负担。同时分红采用「四马分肥」的侧率。
  就是企业的利润要缴纳百分之三十的税金给国家,百分之十到三十作为企业的公积金,为员工退休后的生活作保障。
  员工的福利和奖金占利润的百分之五到十五不等(员工工资已经计算入生产成本)。
  企业家和原来公司的懂事们,拿剩下百分之二十五的分红。这个利益分配,其实吴经理是能够接受得。
  因为国家要入干股,那么国家也就有投入了。不是吃白食,自己少拿分红,同时也少承担成本了。
  但是公私合营后,公司的主导权要由国家来领导。
  原来的企业家可能会丧失工厂的领导权,这一点他就很难受了。看着吴经理半天都不出声,叶伟明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给陈来福一个眼神,陈来福从自己带来的挎包里取出好几瓶饮料。
  “来吴经理,你先喝口饮料。”叶伟明给吴经理开了一瓶可乐。
  这东西刚刚被叶伟明拿到吴经理跟前的时候,吴经理的眼神立刻就亮了:“可口可乐?!”
  “嗯?吴经理认识可口可乐?”这年头在中国认识这种稀罕玩意儿的人不多。
  “当然认识,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山海关汽水厂是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总代。”
  吴经理不由自主的回想起那段场子里的辉煌时光。
  “可口可乐当时卖的特别好。北平、上海、广州,到处都是要货的商人和饭店老板。天津的外国人都喜欢可口可乐。可惜就是可口可乐太贵了,一瓶的价格在十美分,中国没多少人消费的起。”
  吴经理感慨着,同时拿起叶伟明给他打开的饮料喝了一口。
  仅仅是一口,他的眼神就亮了。
  “不对!这不是可口可乐!这个的沙口感比可口可乐还要强,酸甜味道平衡的更好喝着更爽口!没有可口可乐那种甜腻感。叶干事,你们这可乐是从哪儿买的?”
  吴经理心中的小九九飞快的计算着。
  现在的中国应该不可能从美国进口可乐了。
  难不成是从苏联进口的苏联可乐?
  这个可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