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的指尖在门禁感应区第三次划过,液晶屏依然闪烁着刺目的红光。他下意识摸向西装内袋——那里藏着的U盘里存着过去三个月窃取的蜀汉供应链数据,金属外壳被体温焐得发烫。走廊监控摄像头微微转动,聚焦在他渗出细密汗珠的鼻尖上。
"权限异常?"IT部值班员推了推眼镜,屏幕蓝光在镜片上投下诡异反光。他调出的系统日志显示,张绣的虹膜识别记录在昨夜23:17分被标记为"高风险",触发依据是《劳动合同补充协议》第17.8条——这行小字隐藏在员工手册电子版的书脊装饰图案里,需要放大400倍才能看清。
电梯间的广告屏突然切换画面。蜀汉集团最新宣传片中,张绣作为"优秀新员工代表"发言的镜头被替换成空荡荡的工位,字幕写着:"岗位虚位以待,诚信者优先"。他的手机在此时震动,匿名短信显示:【您预约的打印文件己粉碎,回收站保留时长:永久】。
"续费会员?"前台的仿生机器人瞳孔闪过一道数据流,全息投影在张绣面前展开价目表。基础版条款中有一行不断跳动的荧光字:"包含曹德与您夫人6月17日的酒店监控(8小时完整版)"。当他伸手去抓投影时,服务台底部悄然喷出无色气体——事后安检报告显示,这是蜀汉实验室特制的纳米追踪剂,会附着在衣物纤维上持续发射定位信号。
打印室的真相远比想象中残酷。张绣不知道的是,那台看似老旧的复印机安装了量子加密扫描模块,每份文件都会生成唯一的波纹水印。当他上周第一次复印魏武资料时,诸葛明办公室的警报器就亮起了红灯。随后七十二小时内,他的办公椅压力传感器、电脑摄像头甚至咖啡杯握柄上的电容膜,都在持续收集行为数据。
曹德的拒接来电不是偶然。张翼在魏武集团通讯系统植入的AI应答程序,己经标记了所有来自蜀汉区域的号码。当张绣第三次拨打时,语音信箱自动播放起经过声纹编辑的录音:"您预订的'商业间谍忏悔套餐'己生效,今日特惠:坦白从宽可兑换西伯利亚分公司入职礼包一份。"
最终审判发生在董事会会议室。张绣被"请"进去时,全景玻璃幕墙的透明度突然调至100%,整层楼的员工都能看见投影幕布上的证据链:从打印室红外录像到咖啡杯上的指纹图谱,甚至分析出他每次窃密前会不自觉地用右手小指敲击桌面三下的微表情。
诸葛明站在数据可视化大屏前,激光笔的光点停在某个加密文件夹上。"你带走的只是诱饵数据。"他按下遥控器,屏幕显示魏武集团服务器正疯狂下载的所谓"核心代码",实则是经过精心调制的逻辑炸弹,"顺便问一句,曹德收到你昨晚发的最后一封邮件了吗?"
此时魏武大厦的消防警报突然响起。曹德砸开冒烟的主机箱,发现所有显示屏都在循环播放张绣的"认罪视频",背景音是AI合成的曹德声音:"批准执行商业间谍计划编号741。"而真正的致命一击来自证券交易所——蜀汉集团官微刚发布的"反间谍系统升级公告",首接导致魏武股价跳水8%。
地下停车场的感应灯渐次熄灭。张绣的离职物品箱里,静静躺着那张失效的门禁卡。卡片芯片在紫外灯照射下显现出隐藏信息:"叛徒会员有效期至——永远。"而三百米外的蜀汉数据中心,他的行为模型正被录入新员工培训系统,案例编号:LY-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