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枝意垂眸应下,“是,娘娘。”
陈妙仪见她低眉顺眼,态度始终谦卑,倒是也没继续说些什么。
“沈氏,坐下吧。”
陛下对那个新科状元倒是有几分看看重,这个沈氏倒是有个好弟弟。
陈妙仪的视线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坐在靠近位置的几位贵女身上,又不着痕迹地移开。
再过些时日,就是选秀的日子。
后宫又该有新人入宫了。
今日的侯府老夫人的寿宴,她看着稳坐后位多年的孙女,亲自带着陛下一块来为她贺寿,给足了她这把老骨头的面子,给足了整个侯府的面子。
她越看那是越满意。
“娘娘从宫里过来应该,坐了那么久的轿辇,应该累了,是否移驾后院休息?”
陈妙仪含笑点头,是有些累了,祖母,那就让母亲陪我去后院休息一下吧。”
她倒不是真的累,而是身处后宫,许久不见亲人,多少有些想念。
尤其想念她从小护着疼着的那个小妹。
小妹与安王府世子成婚三年,如今只生下一女,虽说夫妻恩爱,可总归没有孩子,时间长了,迟早是要出问题的。
小妹是她宠着疼着长大的妹妹,不是嫡亲,却比那个死去的嫡亲妹妹更惹她怜惜,她自然要好好为她谋划一番。
毕竟,她现在只有这一个妹妹了。
皇后一走,侯夫人也跟了过去。
侯府老夫人长了一张慈善的脸,见到谁都含笑。
她又是当今皇后的亲祖母,今日寿宴就连陛下都亲自降临,为老夫人祝寿 。
在场的人纷纷卖好,说的全是好话,就连那些比侯府更加显赫的权贵之家,也要卖侯府几分面子。
这时,婢女上前倒酒水,不慎打湿了沈枝意的衣衫。
夏日本就穿得单薄,这茶水一沾湿,衣衫布料紧贴肌肤,很是不雅观。
婢女连忙道歉,“夫人,对不起,奴婢带你去更衣室换身干净的衣服。”
站在沈枝意身边的红月立马警惕起来,眯眼打量着眼前的婢女,不动声色护住沈枝意那片湿掉的衣衫,小声道,“小姐,可要我去取备用衣衫过来?”
为了防止宴会上出现意外,早在来之前,她便在小姐的教导下,准备好了各种东西。
两身跟小姐身上一模一样的备用衣衫,还有各种解毒的药丸等等,哪怕出现意外,也能及时补救。
小姐初次出席宴会,谁也不认识,也没有得罪的人,没想到居然还会有人打上她的注意。
沈枝意看了眼红月,又对身边的绿梅道,“你随我一块去更衣,红月在这里照顾珏儿。”
如果不是意外,那么能在侯府做这种小动作的,应当来头不小。
一计不成,难保不会有第二计。
因此,她刚刚并没有故意躲过去。
婢女在前面带路。
沈枝意跟坐在她身边的两位夫人说了一声,悄悄出席,带着绿月跟在婢女身后,随她而去。
身后,红月让人把沈珏送到了沈知时的身边,然后返回马车,把备用的衣衫还有一些东西都给带上。
侯府厢房。
沈枝意进去之后,看到了屋内坐着的一袭粉衣,容貌娇俏可人的少女。
婢女对着粉衣少女行礼,“表小姐,这位就是沈大人的家眷。”
张潇潇上下打量了一眼沈枝意,“你就是沈大人口中的那位妻子?”
“穿得这么素净,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死了男人是个寡妇。”
沈枝意情绪低落,“小姐果然聪慧,一眼便看出来了。”
“民妇确实是个寡妇。”
张潇潇愣了愣,“你……这是什么意思?”
绿月上前俯身行礼,“我们家小姐是沈大人的长姐,并非沈府夫人。”
张潇潇笑了,态度变得温和,“原来是沈姐姐,刚刚我失礼了。”
沈枝意摇头,“小姐天性率真,是个真性情之人。”
一句话拉近了两人的关系,张潇潇对她又多了几分亲近,笑意也更真了,“是吗,那依沈姐姐看,我和沈大人是否般配?”
沈枝意温柔一笑,“小姐聪慧美丽,自然值得优秀的男子。”
张潇潇脸色微微泛红,搅着手中的帕子,“沈姐姐真会打趣人。”
她明面上是侯府表小姐,实际上只是侯府二房的一个姨娘的远房侄女,这个身份能够嫁与一个京中小官为正妻己经很不错了。
本以为她无论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是这样,可现在不一样了,侯府想要拉拢这位新科状元郎,结亲自然是最佳的方式。
她要是能够先一步拿下沈大人,那么侯府肯定会为她抬高身份,让她成为沈大人的正妻。
从厢房顺利出来。
沈枝意己经换上了红月从马车里,拿过来的衣衫,跟之前的并无二般差别。
主仆三人走在路上。
忽然被人拦住了去路,请了过去。
“前厅出事,不能过去,夫人,这边请。”
红月紧紧搀扶住沈枝意,绿梅警惕起来,注意着周围的动静。
沈枝意对两人轻轻摇头,示意她们保持冷静和理智。
这侯府的暗处,藏了不少暗卫,其中大部分都是熟悉的气息,这是帝王身边的暗卫!
她曾经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对这些气息再熟悉不过。
这说明,陛下就在附近,出不了太大的乱子,如果真的出乱子,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陛下故意引蛇出洞。
不过,这也许就是一个机会……
沈枝意不动声色按住身边两位婢女的手,压低声音,“待会儿如果乱起来,不必管我,去找珏儿,护住他。”
红月和绿梅点头。
小姐会武,远远比她们的武功厉害。
反而是小少爷,才三岁,确实更需要保护。
不到片刻,果然乱了起来。
一道道惊恐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有刺客,护驾,护驾!”
无数婢女小厮西处逃窜。
西周冒出来不少黑衣蒙面的刺客,纷纷朝着被御林军护在最中间,一身龙袍,身长玉立的周身气质不凡的俊美男人刺去。
沈知时以及不少来参加宴会的大臣,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