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时节的写字楼总笼罩着潮湿的气息,空调出风口凝结的水珠不时滴落在古籍修复台上。林小满戴着白色棉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泛黄的书页,檀香味混着纸张特有的霉味扑面而来。这是她主动申请协助的项目——整理一批从杭州某老宅收购的宋代典籍,却没想到会在此刻,让心跳几乎停摆。
"小满,你脸色怎么这么白?"同事小周关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小满死死盯着手中的《临安风物志》,羊皮纸质地的扉页上,赫然印着半朵金线勾勒的莲花,与马伯赠予的油纸伞上的图案如出一辙。她颤抖着翻过书页,泛黄的宣纸上,蝇头小楷记载着一段从未见于正史的秘闻:
"开禧年间,枢密院设'雨墨司',以油纸伞为器,藏密道于骨。伞面山水非写意,实乃漕运图;伞骨符文非装饰,乃调兵令......"文字旁的插图中,数位匠人正在制作机关伞,角落里的老者身形佝偻,手中握着的竹骨分明是湘妃竹。林小满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记忆沙漏在意识深处疯狂旋转,将眼前的画面与马伯在伞铺赶工的场景重叠。
翻到下一页时,林小满差点惊呼出声。泛黄的插图里,一座飞檐翘角的建筑前,站着两个身着现代服饰的年轻人。少女鬓边别着银饰步摇,手中捧着绣着并蒂莲的香囊;身旁的青年举着相机,镜头对准门楣上的莲花雕花——那分明是父母年轻时的模样!插图下方的注解更让她血液凝固:"今岁夏,有异人自异世来,言通晓机关之术......"
"这不可能......"林小满的低语被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断。是老家的姑姑打来的:"小满啊,你爸妈走之前留下的那批资料,我整理出来了。你要不要......"电话那头的声音突然模糊,林小满只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视线死死盯着插图中母亲腕间的玉镯——与苏玉娘那只羊脂玉镯的款式,竟一模一样。
她跌坐在修复台前,记忆如潮水般涌来。父亲书房里那幅未完成的古地图,母亲临终前反复的银饰,还有儿时枕边永远放着的油纸伞摆件......原来那些被她当作普通收藏的旧物,早己在岁月中埋下无数线索。温暖能量在胸腔中沸腾,她"看"到父母年轻时在徽州古宅的惊喜,"看"到他们翻阅古籍时紧锁的眉头,"看"到母亲离世前写下的最后一行字:"小满或许就是关键......"
"小周,这本书我想带回去仔细研究。"林小满将《临安风物志》轻轻合上,尽量让声音保持平静。回到出租屋后,她迫不及待地翻开父母的遗物箱。在最底层的樟木箱里,压着一叠泛黄的笔记本,父亲苍劲的字迹记录着每次采风的细节:"1990年,杭州河坊街偶遇老绣铺,掌柜竟知南宋'云锦绣坊'旧事......""1993年,得机关伞残件,伞骨符文与《梦梁录》记载暗合......"
当翻到1995年的日记时,一张照片滑落出来。照片里,年轻的父母站在西湖边,背景是座荒废的庙宇。父亲手中举着的,正是那把刻有"临安"二字的破旧油纸伞;母亲则对着镜头微笑,鬓边的银饰在阳光下闪烁。照片背面,母亲用娟秀的字迹写道:"若他日小满能看懂这些,或许就能解开那个关于'雨墨司'的千年谜题......"
深夜,林小满将《临安风物志》与父母的日记摊开在桌上。台灯的光晕里,所有线索逐渐串联成线:南宋时期的秘密情报组织"雨墨司",以油纸伞为载体传递军情;父亲在古宅中发现的机关伞残件,母亲从老绣铺听来的秘闻,还有自己在梦境中经历的一切,原来都是同一个谜题的碎片。
她再次拿起马伯赠予的莲花伞,按下伞柄的机关。暗格里的微型铜片在灯光下泛着冷光,突然,铜片边缘的血迹开始发光,在空中投射出一幅立体的影像——是南宋临安城的地图,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红点,而城郊那座荒废的庙宇,正被一道金色的光圈笼罩。
汤圆不知何时跳上书桌,琥珀色的眼睛盯着空中的影像,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呜咽。林小满抚摸着猫背,温暖能量如洪流般在体内奔涌。她"看"到了更遥远的画面:父母在古宅中遭遇的神秘事件,二十年前那场改变他们命运的暴雨,还有那个隐藏在历史尘埃中的惊天秘密——而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城郊那座被遗忘的庙宇,那座记忆沙漏中反复出现的地方。
窗外,雨不知何时又下了起来,细密的雨丝敲打着玻璃,宛如临安城那场永不停歇的雨。林小满握紧手中的莲花伞,看着古籍插图中父母的笑容,终于明白自己的梦境从来不是偶然。或许从父母踏入那座古宅的那一刻起,她的命运就己与八百年前的南宋,紧紧交织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