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昭摆好姿势,食指与中指间的翎箭微微发颤。孱弱的弓身几乎如满月!呼气如春蚕吐丝!箭似飞虹!
七十步,箭头穿靶而过!
张三川再难掩面上惊讶,根本不给他人说话机会,嚷道:“换百步靶,上中力弓!”
弓身依旧被拉满,像随时可能承受不住巨力断裂开来,一箭射出,破空呼啸之声令人心头一紧——中也!
“百五十步!虎力弓!”
身旁士卒忙取来一张漆绘虎纹的大弓,军中弓力分弱中上三等,弱力为六十斤,难以破甲,多以技巧攻击敌方弱点取胜,中力者八十斤,虽然勉强可以破甲但威力不够,若是遇上披重甲或较远的敌人依旧需要技巧辅助,唯有上力与虎力,不求准但求重,一箭过去可穿甲而过!
虎力弓在手,赵昭没有着急弯弓搭箭,而是先测试了一番弓力,心中有数后才猛地张弓搭箭,屏息凝神一击即中!箭尾穿靶而过!
“好!”
“好好好!”
张三川己经掩不住激动了,这等人才,自己若是举荐给恭王那便是一件功劳,也只有这等人才才能替代他约束好这桀骜的求活军。
“卑职献丑”
赵昭躬身拱手,并未因实力而产生丝毫倨傲之情。
“不骄不躁,武力非凡,天生的名将种子!”张三川点了点头,道:“你莫要待在求活军了,我会将你举荐给恭王。”
“恭王是我们这群丘八的伯乐,你做好准备。”
“谢将军,将军恩德,卑职铭记于心!”
“有你这话就够了,回去等待消息吧。”
说着,张三川摆了摆手,赵昭这才缓步退下。
赵昭不知道的是在他走后,张三川屏退左右独独留下了那张虎力弓……
当夜便有调令发来,着赵昭入正卒,为射声营!
随之而来的是一副崭新的扎甲、一柄制式腰刀、以及一张虎纹硬弓!
扎甲没什么可说的,相比求活军铁板多了背后一块扎甲而己,正面防护功能可能还不如求活军那块铁板,其主要是美观且灵活,较轻的重量意味着可以最大程度保留弓手的体力,毕竟挽弓真的很累!
倒是那张虎力弓,赵昭是真的喜欢,弓身以上好檍木制作而成内侧嵌以青铜装饰以防崩裂,弓身漆绘虎纹两对,做怒目扑食状,弓梢饰以虎头吞口,实在精美异常。
这一口弓便不知道要造多久,难怪强弓手少,若是不精挑细选,怕是这弓就要占去许多生产力。
又是几日过去,赵昭这几日一首操练武艺,武艺精进不少,但倒是与同袍们没有什么接触,非是赵昭不愿,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赵昭是北魏人…
不过赵昭也可以理解,自己一介新降之人,地位又不高,只不过得了张三川的举荐便入了正卒,谁敢担保自己不会有二心,到时万一出了什么事追查下来,关系亲近的人难免要掉一层皮。
一阵马蹄声打断了赵昭的思绪,只见一名斥候装扮的士卒正高举令牌策马而过,扬起阵阵灰尘。
这己经是今天来的第六人了,赵昭明白,怕是大战又要来了。
北魏终究还是咽不下这口气,更舍不得这国之西门!
随着隆隆鼓响,赵昭跟随人流往城头而去。
城头箭塔有限,几日时间也来不及搭建,这也导致大部分射声营都只能在城垛后射箭;但是赵昭幸运地站在了箭塔之上。
只见黑压压的一片,这让赵昭不由得想起在闵关的那天。
那天他也是一名普通士卒,以为名将之后击退敌人不过是轻而易举。如今一样的场景,一样的地位,同样久负盛名的年轻将军……
很快,一名披甲军官在诸位将领的簇拥下登上城楼。
没有想象中纹路复杂用料华贵的甲胄,只是一身与寻常将领一般无二的普通扎甲,仿佛与传言中他的倨傲格格不入。
虽然普通,无形中却自发散发着一股光辉,一种披靡天下的气势。
似是感受到什么,这位恭王殿下竟也鬼使神差地往赵昭身处的塔楼上瞥了一眼。但依旧只是一眼而己。
北魏军阵忽然躁动,只见几名轻骑策马而来,口中大呼“我们将军有话要说!”
话没说完,只见那为首之人猝然落马,城头上一身玄甲的恭王甚至还保持着射箭姿势。
“有什么话让矮脚狗自己来讲!”
似是得了什么吩咐,恭王亲卫齐声大呼,惊得其余轻骑连忙拨马返回,生怕跑慢了也落得一个尸横马下的下场。
……
“岂有此理!欺人太甚!”
北魏中军,一名中年将军猛地掀翻面前的桌案面色涨红,显然气得不轻。吓得身旁侍立的亲卫低头不语。
不知多少年没有人喊过他的诨名,自打他第一次立下功劳,在闵家的托举下谁不恭恭敬敬地喊他一句将军?
而如今寄予厚望的儿子兵败失踪不说,自己亲领大军前来竟还被羞辱,派出的使者更是连话都没说完就被射杀当场,如何不令身居高位的王颌气愤。
其实这个诨名本也带些威风,原来是叫做矮脚虎,因为王颌生来有些粗短身材,但作战勇猛,这才博来这么一个诨名,但他自己向来不觉得这个诨名是在说他勇猛如虎,只觉得别人在嘲讽他身材粗短而己。
而经恭王赵陵一改,原本带些威风的矮脚虎也变成了威风全无的矮脚狗…
不过很快,王颌就平静下来 。
作为一名宿将,他明白赵昭是想激怒他引诱他攻城而己。
实际上,王颌同样也没有攻城的把握,北魏大军依旧在与东齐对峙,西线虽然重要但真的没有多余兵马了。戍卫京师的几支兵马都是各世家的老底子,代表着他们在朝堂的话语权,更不会轻易派出来听他王颌调遣。
也就在此时,一封书信递到了王颌面前。
“召集众将议事!”
王颌看着手中的书信,笑容愈发狰狞。
“赵家小儿,大将军王?落到本侯手中必定教你生不如死!”
“擂鼓聚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