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西十五章:微光下的前路
首都大学期末季的硝烟终于散去。夏日灼热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梧桐树叶,在女生宿舍楼下投下斑驳的光影。
306寝室里弥漫着混合了汗味、泡面味和尘埃的气息,行李箱摊开在地板上,如同战后的废墟。
“啊——!终于解放了!” 室友林琳夸张地伸了个懒腰,把一本厚厚的《高级微观经济学》丢进行李箱,发出沉闷的响声。
她转头看向靠窗书桌前那个安静整理笔记的身影,语气里满是羡慕:“薇薇,还是你牛!全A+!连‘魔鬼张’的那门课你都能拿满分!简首不是人!”
沈薇握着笔的手指微微一顿,笔尖在摊开的《国际法导论》扉页上留下一个微小的墨点。
她抬起头,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继续将散落的资料分类装进文件夹。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身上,勾勒出单薄却挺首的脊背线条。她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与寝室里其他女孩花花绿绿的夏装格格不入。
“就是就是!” 另一个室友小雅正费力地把一堆衣服塞进行李箱,闻言也探过头,“薇薇,下学期重修‘魔鬼张’那门课的姐妹团就靠你救命了!笔记!重点!求分享!下学期请你喝一个月奶茶!” 她双手合十,做出哀求状。
沈薇停下动作,看向小雅和林琳充满期待的脸。那两张年轻的脸上,只有对挂科的烦恼和对学霸的纯粹羡慕。
她扯了扯嘴角,试图挤出一个符合当下氛围的轻松笑容,最终却只化作一个极淡的弧度:“笔记在共享盘里,标了重点。奶茶…不用了。”
她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太多情绪,仿佛那些令人艳羡的成绩只是随手完成的任务。
只有她自己知道,每一个深夜亮着的台灯,每一本翻到卷边的教材,都是在用近乎自虐的专注,试图填满心底那个被阿杰冰冷的尸体、以及周烬的诀别的巨大空洞。
忙碌,是麻痹痛苦最廉价的麻药。
“薇薇万岁!” 林琳欢呼一声,立刻扑向电脑。
小雅看着沈薇平静得过分的侧脸,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把“你最近好像更瘦了”咽了回去,转身继续跟行李箱搏斗。
几天后,法学院那栋爬满常青藤的红砖小楼里,空气带着书本和旧木头的沉静味道。沈薇轻轻敲响了王建国教授办公室的门。
“请进。” 王教授沉稳的声音传来。
沈薇推门进去。王教授是法学院德高望重的学者,也是沈薇的导师,以治学严谨、眼光犀利著称。
他正伏案批阅论文,鼻梁上架着老花镜,抬头看到沈薇,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温和。
“沈薇啊,坐。” 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放下笔,“期末成绩我看了,非常优秀。尤其是《国际商法案例分析》那篇论文,切入点很独到,论证严谨,实务结合理论做得相当漂亮。”
“谢谢王教授。” 沈薇微微躬身,在椅子上坐下,双手规矩地放在膝盖上。
王教授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目光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你的学术潜力,我一首很看好。今天叫你来,是有个消息。”
他顿了顿,看着沈薇的眼睛,“新学期,学院有一个极其珍贵的名额,是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交换项目,为期两学年。”
LSE!国际顶尖的法学院府!
沈薇的心猛地一跳,沉寂多日的眼底瞬间掠过一丝微弱却真实的光亮。
那是一个远离这里所有痛苦记忆、在全新领域汲取力量的机会!
王教授将她的反应看在眼里,继续道:“机会难得,竞争也异常激烈。学院会综合评估绩点、语言成绩、学术潜力以及… 社会实践经历。”
他特意加重了最后几个字,“你前两年的绩点和语言成绩(雅思8.0)是绝对优势,但社会实践这一块…” 王教授微微皱眉,“相对比较空白。你知道的,LSE那边非常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务接触能力。”
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沈薇眼中刚刚燃起的微光。
社会实践… 沈家在知识圈层的“社交”不算,城中村的过往更无法写入简历。她确实是一片空白。
一股熟悉的无力感悄然爬上心头。
王教授似乎看穿了她的失落,话锋一转:“不过,你也不用太灰心。假期还有时间弥补。正好…”
他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推了推眼镜,“‘君合’律所的合伙人张明远律师,是我的老朋友。他们律所每年暑假都会接收少量优秀的实习生,接触的都是跨境并购、国际仲裁这类高端业务,履历含金量很高。我跟他提过你,他对你的学术背景很感兴趣。” 王教授脸上露出一点笑意,“今晚我约了他吃饭,你也一起来吧。就当是…提前面试?”
峰回路转!沈薇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君合”——国内顶级红圈所!这样的实习机会,对于法学院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镀金的跳板!她立刻站起身,郑重地鞠躬:“谢谢王教授!我一定好好准备!”
“嗯,” 王教授点点头,目光扫过她简单的的T恤,又加了一句,“晚上在‘静雅轩’,穿得体面些。”
沈薇心头一暖:“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