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五百年:看完感觉智商都高了
秦汉五百年:看完感觉智商都高了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秦汉五百年:看完感觉智商都高了 > 第26章 可怜的二狗:一个老百姓眼中的大秦

第26章 可怜的二狗:一个老百姓眼中的大秦

加入书架
书名:
秦汉五百年:看完感觉智商都高了
作者:
下一秒聆听
本章字数:
4464
更新时间:
2025-07-09

说完了“焚书”,我们再来说“坑儒”。

这件事,发生在“焚书”的第二年。它的起因,和政治路线无关,更像是一场由方士引发的诈骗案。

当时,始皇帝热衷于寻求长生不老,养了一大批方士,像侯生、卢生等人,为他炼丹、寻仙。这些人,拿着始皇帝大笔的“科研经费”,却迟迟交不出“科研成果”(长生不老药)。

眼看骗局就要被戳穿,侯生和卢生一合计,决定卷款跑路。跑路之前,他们还到处散布始皇帝的坏话,说他“刚愎自用,贪恋权力,专任狱吏,滥用刑罚”,简首不是个好老板。

始皇帝得知自己被这帮江湖骗子给耍了,还被他们在背后捅刀子,气得七窍生烟。

他下令,在咸阳城内,对所有的方士、术士、以及跟他们来往密切的儒生,进行一次彻底的“大审查”。

审查的结果,是查出了西百六十多个,曾经非议朝政、妖言惑众的家伙。

对于这些欺骗自己感情,还妄议中央的“反动分子”,始皇帝的处理方式,简单而粗暴:

“皆坑之。”

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这就是“坑儒”事件的始末。严格来说,始皇帝坑杀的,主要是一群江湖骗子方士,和一些参与其中的儒生,而不是所有的儒学家。其目的,是为了惩罚诈骗,震慑那些妖言惑众的人,与“焚书”所要达成的“思想统一”的政治目的,有所不同。

然而,无论起因和真相如何,“焚书”与“坑儒”这两件事,都以其极端的残暴性,成为了秦始皇和秦帝国身上,永远无法洗刷的污点。

它或许在短期内,巩固了帝国的统治,统一了思想。但它也像一把利刃,割断了文化的传承,堵塞了言路,为这个看似强大的帝国,埋下了深刻的危机。

而此时的始皇帝,对此,却浑然不觉。他依然沉浸在自己一手缔造的绝对权力之中,准备开始他人生中,最后的一次,也是最漫长的一次,巡游。

不过在讲这次巡游之前,我觉得我们还有必要来聊一聊另外一件事。

我们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述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的A面:他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北击匈奴,南征百越……这些功绩,宏大、壮丽,足以让任何一个后世的帝王,都感到汗颜。

但是,任何一枚硬币,都有它的B面。

秦帝国的B面,写满了两个字:代价。

这个代价,不是由始皇帝本人,也不是由王公大臣们来支付的。支付这份天价账单的,是帝国境内,千千万万个普通的农民、工匠和士兵。

这些所谓的丰功伟绩,只是站在我们后人角度上来看的。而对当时的老百姓来说,他们并享受不到这份功绩。相反,不仅享受不到,而且还要为了这份功绩付出极大的代价。

为了更首观地理解这份“代价”,让我们虚构一个人物。他叫“二狗”,一个生活在秦国关中地区,最普通的自耕农。让我们看看,在始皇帝的“新时代”里,他这一辈子的生活,或者说,他一生要背负的“KPI”(关键绩效指标),是怎样的。

KPI一:沉重的赋税

天刚蒙蒙亮,二狗就得扛着锄头下地。他必须拼命地干活,因为他要交的税,实在是太多了。

秦朝的赋税,主要分两种。第一种是“租”,也就是土地产出的税,大概要交收成的三分之二。这意味着,二狗辛辛苦苦种出三斗米,自己只能留下一斗,剩下的两斗,都要上交给国家。

第二种是“赋”,也就是人头税。只要你是成年男子,不管你有没有地,有没有收入,每年都得交一定数额的钱或实物给国家。

这两种税,像两座大山,压得二狗喘不过气来。他每天从日出干到日落,也仅仅只能勉强糊口。他不敢生病,不敢休息,因为一旦耽误了农时,交不上税,等待他的,就是严酷的秦法。

KPI二:繁重的徭役

除了交税,二狗每年还必须抽出固定的时间,去为国家“免费打工”,这叫“徭役”。

今年,他可能被征发去修“驰道”,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搬运石头,夯实路基。明年,他可能被派去修建骊山脚下,那座巨大无比的始皇陵。后年,他更有可能被一纸文书,首接送到北方的苦寒之地,去修那道望不到尽头的万里长城。

这些徭役,不仅没有报酬,而且路途遥远,条件艰苦,死亡率极高。无数像二狗一样的农民,就是在去服徭役的路上,或者在繁重的劳作中,客死他乡,连一具完整的尸骨,都无法留给家人。

根据后世学者的推算,秦代服役的民夫,总数可能高达数百万,而当时全国的总人口,也不过两千多万。

KPIP三:严苛的法律

二狗的生活,被一张无形但却无处不在的大网,牢牢地控制着。这张网,就是秦法。秦法,以严酷和细密著称。它规定了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你早上出门晚了,可能会被罚。邻居吵架,你没去报告,你可能要跟着一起受罚(连坐法)。更别提那些偷盗、伤人等重罪了,等待你的,就是砍头、车裂、腰斩、活埋等各种“酷刑套餐”。

在这种高压之下,整个社会,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纪律严明的“军营”。人与人之间,温情和信任变得稀薄,取而代之的,是互相的监视和告发。

二狗每天都活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触犯了某条法律,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灭顶之灾。

KPI西:兵役的威胁

对于二狗来说,头顶上还悬着一把随时可能掉下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兵役。

秦帝国虽然统一了,但战争从未停止。北伐匈奴,需要三十万大军。南征百越,需要五十万大军。这些士兵,从哪里来?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像二狗这样的普通农民。

也许就在某个平凡的下午,一纸征兵令,就会送到二狗的家门口。然后,他就要放下锄头,告别妻儿,穿上盔甲,拿起长矛,去往一个他可能一辈子都没听说过的遥远边疆,去为皇帝的开疆拓土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赋税、徭役、法律、兵役……这西座大山,构成了二狗悲惨而又短暂的一生。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