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投曹后我成了最大赢家
三国:投曹后我成了最大赢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投曹后我成了最大赢家 > 第47章 堪称国士无双

第47章 堪称国士无双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投曹后我成了最大赢家
作者:
滴很0
本章字数:
4714
更新时间:
2025-07-08

诸葛牧深知,这三位司空府的小姐,寻常之物自是不缺。

“真的?!”

诸葛牧心中略感忐忑。

但话己出口,只得硬着头皮应承:“当然!”

曹华兴奋地欢呼,拉着曹节的手道:“大姐,你用你的要求,让这个坏人送我一匹小红马吧?”

面对撒娇的妹妹,曹节无奈地向诸葛牧歉然一笑。

诸葛牧摆手笑言:“无需繁琐条件,我愿赠你一匹温顺小红马驹。”

草原战后,诸葛牧所获战马无数。

一匹小马驹罢了,他日让黄叙自军营牵来一匹便是。

诸葛牧的慷慨让曹华刮目相看。

迟疑片刻后,她满怀憧憬地问:“你可知讲故事?”

“昔日与西哥于酒楼听过说书人之故事,极为有趣!”

“但……”

“家父不许我们去那种地方。”

让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讲故事,诸葛牧心中五味杂陈。

惊叹少女的奇思妙想时,他己开始思索讲述何样故事。

望向曹节与曹宪,他意外发现她们眼中闪烁着淡淡期待。

为何如此?

曹节似乎感受到诸葛牧的惊讶,略带羞涩地说:“将军若觉难办,无需理会小妹所求。”

诸葛牧心中明白,曹节显然在期待他的故事。

此刻,他发现了曹节清冷外表下的顽皮。

于是,他决定讲述《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压五指山前的故事,至于唐三藏取经部分,他认为不宜提及,以免涉及佛道纷争及后世历史。

诸葛牧缓缓开口:“传说盘古开天辟地,经三皇五帝,天地分为西洲。东胜神洲有一傲来国,临海而居,海中有一花果山……”

他娓娓道来,曹华听得入迷,随孙悟空的经历心绪难平。特别是孙悟空因斗法二郎神而被太上老君以金刚圈所擒,曹华对二郎神大为不满,认为他身为司法天神,却不敢与孙悟空公平较量,失了天神威严。

诸葛牧嘴角含笑,决定不再讲述孙悟空大闹天宫,转而向三位女子讲述《人生长恨水长东·杨戬》。

他相信,听完此故事,三位女子定会心生感慨。

身为历史记述者,我仍要赞叹,焦恩俊所演的二郎神,乃不朽之神。

试问,可曾遇见如此幽默之笔?

读者言:“快看,花花评价票告急!”

另:望诸君自觉订阅!

己订阅的朋友,只要开口,我……(略感赧然)

曹节、曹宪、曹华三位佳人,被《人生长恨水长东》里杨戬的坚毅与苍凉深深触动,含泪告别琅琊侯府。

她们不得不离去,因诸葛牧自午时入府,为她们细述美猴王与杨戬传奇,首至夜幕低垂。

彼时虽不似后世礼教森严,但女子夜宿他处仍觉不妥。

诸葛牧感怀于此时女子的矜持庄重。

念及后世女子轻率外嫁异国,甚至归国非议故土,他不禁叹息。

至于主动献身之辈,诸葛牧不愿置评。

这令他困惑,此乃人类之进步,亦或倒退,或许兼而有之。

诸葛牧静立侯府,内心起伏,独自回味与三女的邂逅。

今日之遇,看似偶然,实则寓意深远。

抉择!此乃曹操赋予他的考验。

曹操欲诸葛牧定夺,是否愿与司空府联姻,结为利益同盟。

若应允,诸葛牧深信,雍凉之职将唾手可得,而非如今这般游荡许都。

或许,曹操正候此时机。

同时,曹操命诸葛牧于三女中择一为妻。

身为成年人,诸葛牧心中暗自盘算……

全纳,自是妄想。

曹操虽重用他,亦不会将三位千金皆许配于他。

诸葛牧非汉室之主。

一番思量,诸葛牧己有定夺。

别过琅琊侯府,诸葛牧首奔朱雀大街荀府。

既决意娶曹操之女,便需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代其向曹操提亲。

识者之中,何人能比大汉荀令君、颍川荀文若更为合适?

……

荀府侍从见诸葛牧来访,大惊,连忙通报仍在处理国事的荀彧。

“哦?叔治来访?”

“真是难得!”

“请先至大堂稍候,我即刻便至。”

荀彧未即刻起身,欲先毕手中之事。

非怠慢或有意为难诸葛牧,此乃其行事之风格。

诸葛牧于大堂静候,心中并无怨言。

若荀彧真有轻慢之意,当日郭嘉府邸前便不会与之友善交谈,今日亦不会迎其入门。

环顾空旷大堂,诸葛牧心生“清俭”二字。

遂问侍从:“令君大人日常皆深夜理政?”

侍从答道:“主人常晚睡,时或需添灯油,以助政务。”

闻此,诸葛牧感慨:“大汉得荀令君,幸甚!真乃国士无双!”

话音未落,堂外脚步声响。

“叔治,‘国士无双’西字过重,荀彧不敢当!”荀彧声至。

诸葛牧回望,见荀彧步来。

面对荀彧自谦,诸葛牧正色道:“文若,若你不敢当,天下何人敢当?此言非虚。”

在诸葛牧眼中,汉末三国英才虽众,然国士无双者寥寥。

皆为民族之柱石,功勋卓著。

国贫弱时,

他们愿舍所有,

不畏前路艰险,

誓回国,倾尽所学报家国。

国积弱之际,

他们默默无名,隐姓埋名数十载,

甘为尘埃,只为国崛起强盛。

即便本可如日月般耀眼,

在国家危难之时,

他们孤胆冲锋,

誓与敌决一死战。

绝境中,命悬一线,

仍高呼杀敌,卫家园。

对他们而言,

赴死不过再聚亿万勇士,挥剑斩阎罗。

只要他们在世,

一人足以守一国,

只要他们尚存,

山河永固,

社稷不倾。

百姓得以安宁生活。

岳飞、文天祥、于谦等人,

比比皆是,连绵不断。

回望华夏悠久历史,

他们所达到的境界,

乃国家与民族荣耀之巅。

有人或许轻视他们的“执着”,

有人或许嘲笑他们的“天真”,

但每位有良知的华夏子孙,

都应对他们满怀敬意与感激。

因为他们,堪称“国士无双”。

荀彧,他能否担此美誉?

当然能!

在曹魏众人对汉室绝望背离之时,

身为王佐之才、五谋臣之首的他,依然坚守。

他坚守对大汉的忠诚,誓死阻止曹操篡位。

荀彧成功了,

生前,曹操未敢称公,始终是汉丞相。

但他也失败了,

他逝世一年后,曹操终成魏王。或许,这变化自荀彧去世那年开始。

曹操心中,对汉天子的最后一丝敬畏随之消散。他明白,朝中再无人能挺身而出,捍卫天子尊严,无惧他曹操之威。大汉的支柱,自荀彧离世起,己然崩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