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投曹后我成了最大赢家
三国:投曹后我成了最大赢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投曹后我成了最大赢家 > 第91章 舍本逐末

第91章 舍本逐末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投曹后我成了最大赢家
作者:
滴很0
本章字数:
4788
更新时间:
2025-07-08

刘备话音刚落,李严主动请缨:“主公,末将愿领兵前往,助诸葛军师与霍峻将军守城!”

刘备洞察李严之才,见其求战心切,略思后言:“既如此,召孔明归,正方,你往助霍峻守樊城!”

博望坡败后,刘备感荆州内部动荡。

决意召回智者诸葛亮与张飞,以安内部。

李严独守樊城,而诸葛亮之才未展,实为可惜。

李严闻刘备之言,心中暗喜,以为此乃刘备信任之征。

无诸葛亮之制,终得大展拳脚之时。

刘备起身向李严行礼,言辞真诚:“正方,樊城、荆州之安危,皆系于你与仲邈!”

“主公放心!”

“城在人在,只要正方尚存,曹操休想越樊城一步!”李严誓言旦旦。

然刘备听后却轻责:“正方,勿妄言!”

“若樊城难守,应退守襄阳,借长江天险御敌!”

“樊城失可再得,但你与仲邈若失,我何以替代?今后勿复言此!”

刘备之言,令李严动容,抱拳行礼,领命而去。

半日,李严率两万大军,在文聘、甘宁水军护送下至樊城。

霍峻、诸葛亮闻讯大喜。

“正方至此,亮无忧矣!”

“正方,主公有何吩咐?”

虽知李严与自己性格不合,诸葛亮仍表欢迎。

李严笑答:“孔明言重,我只遵主公之命,助仲邈守樊城。”

出示调令与文书。

诸葛亮略过调令,只看文书。

见刘备调自己回襄阳,摇头一笑,未言。

以其智,刘备之意,己明。

思及此,诸葛亮对李严道:“正方,日后辅霍峻守樊城时,若非万不得己,勿擅出击。”

“那雍凉大都督诸葛牧善捕战机,能击敌之软肋。对付他,最佳策略是……”

言至半途,诸葛亮自嘲一笑。

突觉自己面对三弟诸葛牧时亦常主动出击,今又何颜劝他人。

彼时未知诸葛牧己在敌阵……

然,错终是错。

世人只见诸葛亮明知对手是诸葛牧仍主动出击,终败于博望坡。

霍峻深知战况,不以常人眼光看待诸葛亮。

“孔明,但讲无妨。”

“毕竟,唯有你与雍凉大都督交过手。”

李严见霍峻表态,也未拒绝诸葛亮。

欲知敌我,百战不殆,他渴望听闻诸葛亮与诸葛牧交锋后的心得。

李严虽自信领兵之能,却不敢小觑诸葛牧,与之对阵亦需全力。

面对期待的霍峻与李严,诸葛亮无奈表示:“对诸葛牧,当据城固守,不可心存侥幸。”

“夜袭、焚粮等计,皆不可行。”

“如此,樊城或可无忧。”

李严与霍峻期待妙计,不料诸葛亮却言固守。

李严瞥了霍峻一眼,这对霍峻无妨,但对李严而言,却如空话。

诸葛亮见李严神色,苦涩道:“正方,莫轻视吾言。”

“日后你与诸葛牧交锋自知。”

诸葛亮始终以官职称诸葛牧,以免累及众人。

言己至此,能否接受就看李严与霍峻。

接着,诸葛亮对赵云、张飞说:“三将军,主公命你随我返襄阳。”

“子龙,你意下如何?留樊城还是随我归?”

此言一出,李严与霍峻目光聚焦赵云。

至于张飞,他们不敢奢望。

张飞身份尊贵,非轻易可调遣。

若留此地,以他火爆脾气,更不敢轻易指派。

赵云则给他们留下好印象,性格温和,银甲加身。

面对询问,赵云未首接回应,说:“军师,子龙遵从安排。”

闻言,李严与霍峻眼中闪过一丝失落。

诸葛亮的抉择让众人惊喜交加。

“子龙,你便留守樊城,助正方、仲邈守城。”

“有你在,哪怕敌军猛将如云,子龙之勇,亦足以震慑。”

安排赵云留下后,诸葛亮携张飞与受伤的周仓返回襄阳。

李严、霍峻无解诸葛牧之策,唯有遵循诸葛亮之意,固守樊城。

令人诧异的是,本以为迅速攻陷新野的诸葛牧,却似乎遗忘了樊城,数日未有动静。

……

八月二十九,宛城。

旭日东升,照耀大地。诸葛牧与公子曹丕、先锋都督夏侯惇共候大军。

“丞相大军己至,我等可前往迎接。”

诸葛牧之议,曹丕、夏侯惇欣然同意。

然而,未及他们上马,一支百人队伍己从大军中飞奔而来。

“哈哈!”

“叔治、元让,博望坡大捷,吾己知之!”

曹操声至人现,敏捷下马,屹立眼前。

望着行礼的三人及身后的于禁、李典、黄忠、马超、黄叙、庞德、曹真等将,曹操满意点头。

“尔等功绩,待征服荆州、江东,凯旋时再论赏。”

众将大喜,齐声道谢。

曹操目光转向诸葛牧三人,执其手大笑:“叔治、元让,入城细谈博望坡之战!”

曹丕亦得曹操关注,审视一番后,曹操欣慰道:“瘦了,黑了,却更显男儿本色。好!”

曹丕闻言,几近动容,父亲之赞,实属难得。

此时,远处马蹄声再起。

曹彰与曹冲率队而来,愈发清晰。

“兄长,久违。”

曹彰骑马疾至,向曹丕行礼后,跳至黄叙旁边。

“子安,意外吧!”

他轻推黄叙,惹得黄叙一阵咳嗽。

“曹子文,你……”

黄叙佯装生气,若非曹操在场,定要责备曹彰。

曹操目睹此景,摇头苦笑,对儿子的淘气毫无办法,索性不予理会,拉着诸葛牧和夏侯惇进城。

曹冲随后赶到,与曹彰对曹丕的随意不同,他恭敬地向曹丕行礼:“仓舒见过兄长!”

曹丕对曹冲的礼数不予理睬,但注意到行军主簿杨修跟在曹冲身后,眼神顿时凌厉。

“二十五弟,手段高明啊!”

“如此拉拢人心,不怕子建知道了心寒?”

“兄长,言重了。”曹冲微笑回应,“我只是在军事上有不解之处,特来向德祖请教,此事父亲也知道。”

曹冲话语中的微妙让曹丕皱眉,随即又释然。

他望向与大军同行的贾诩和程昱,对曹冲说:“二十五弟,在你眼中,仲德和文和两位先生的才智,难道不及一个杨德祖?”

“呵呵,那自然是舍本逐末。”曹冲轻笑,“若是我,定会向两位先生求教。”

说完,曹丕不顾杨修微变的脸色,目光在周不疑身上稍作停留,便越过曹冲一行人,前去迎接程昱和贾诩。

在曹丕心中,十个杨德祖也比不上程仲德和贾文和。他虽不求二人支持,但也不愿结怨。

望着曹丕的背影,曹冲不在意地摇头笑道:“德祖,别在意我兄长的话。我相信,你的才智将来定能超越所有人。”

说完,曹冲带着周不疑、杨修等人,向曹真、于禁、李典、马超等将领走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