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叶凡和张福乘着牛车来到城门口。
张文兰和三柱把刚才遭遇混混的事告诉叶凡,吓得他惊出一身冷汗。
没想到光天化日之下,竟会遇到这种事。幸好衙役及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看来以后来县城,还是得一起才行。
张文兰三人上了牛车,一家人朝着云溪村返程。
路上,叶凡跟张文兰说起了青砖和瓦片的事。
“已经和卖砖瓦的谈好了,按咱们四合院的规模修建,砖瓦大概得花六十两左右,到时候边建边看,多退少补。”
“行。”张文兰点头,这个价格和她心里预想的差不多。
一行人乘着牛车,边聊天边赶路。
回到马家村村口时,太阳已经开始西斜。
远远就瞧见村口站着好几个人,走近一看,正是大柱和马香莲他们。
除了小两口,还有亲家两口子。
叶凡下车上去打招呼,张文兰趁人不注意,从空间里拿出一块约两斤重的猪肉,跟在叶凡身后上去见礼。
马香莲的爹娘和叶凡两口子岁数差不多,她爹叫马大海,娘叫崔英,都是地地道道的村里人,性格和善。
看到叶凡迎过来,两人吓了一跳,毕竟叶凡是附近几个村子的“名人”。
虽说今日听女儿讲对方已经改变许多,但没有亲自见到,心里还是难免犯嘀咕。
“亲家公,亲家母,别来无恙啊!”叶凡学读书人的样子,朝两人拱手。
马大海和崔英赶忙回礼,显得有些局促,“好,都好……”
眼神中仍带着一丝拘谨与不安。
张文兰见状,赶忙笑着将手中的猪肉递到崔英手中,“亲家,这块猪肉是我们特意从县城带回来的,您拿回去,给孩子们改善改善生活。”
崔英看着那块新鲜的猪肉,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嘴里推辞着:“这咋好意思呀,猪肉可金贵着呢。”
张文兰笑着道:“你们将香莲嫁给我家大柱的那一天起,咱们便是一家人。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点心意你就别推辞啦。”
说着,她把猪肉往崔英手里又塞了塞。
崔英见张文兰如此热情,便不再推脱,紧紧握住猪肉,感激道:
“那就谢谢亲家啦,听大柱说你们后天要建房,你放心,后天一早,我们指定过去帮忙。”
“那可太好了,人多了才热闹,后天早点来。”
看着时间不早,马香莲忍不住插嘴:“爹娘,时候不早啦,你们回家吧,我和大柱也坐牛车回去了。”说着,眼眶一红,眼泪差点掉下来。
崔英见女儿要走,心里一阵难过,眼眶也跟着红了。
她赶忙走上前,拉住女儿的手:“香莲啊,后天就又见面了,别哭,对孩子不好。”
马香莲用力点头。
牛车缓缓启动,爹娘的身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不见。
张文兰轻轻拍着儿媳的肩膀,柔声安慰。
不到一炷香的工夫,众人便回到云溪村。村口处,正有四个人拿着木棍和农具站岗。
看见张福和叶凡后,一名瘦弱的年轻人连忙迎上来。
“猴子,这是啥情况?”叶凡好奇询问道。
“叶凡叔,今天下午咱们村组建了巡逻队,我们现在正在站岗。”
“原来如此,做的不错,好好干!”
说完,张福赶着牛车进了村,把叶凡一家送到家门口,才告辞离开。
回到家,叶凡还没坐下歇一会,三柱就迫不及待地冲到跟前:“爹,咱家得弄个简易的鸡圈和鸭圈,不然鸡鸭都没地方养啦。”
叶凡点头赞同:“确实得做一个,要不咱今天把这事办了?”
三柱忙不迭点头。
二人歇了一会,叫上大柱,抄起柴刀就往山脚下的竹林赶去。
过了半个时辰,三人各自拖着一捆竹子回到家中。
他们拿起柴刀,去掉竹子上的叶子和枝芽,把竹子截成一米多高的长度,紧接着就在院子角落忙活起来。
大柱先用锄头在地上挖出一个土沟,三柱帮忙把竹子一根根竖进坑里扶正,叶凡则用泥土将竹子根部填实踩紧,确保竹子稳稳立住。
父子三人配合默契,不到半个时辰便搭建好一个简易框架。
他们从中间将其分成两半,一边养鸡,一边养鸭。
“差不多啦,只要鸡鸭跑不出来就成。”叶凡看着简易鸡圈和鸭圈,满意地点点头。
随后,他们把鸡鸭赶进各自圈舍。
鸡鸭似乎对新环境充满好奇,在圈里四处踱步,发出“咯咯”“嘎嘎”的叫声。
大柱兴奋地看着这些小家伙,想着以后媳妇补充营养就靠它们了。
三柱笑嘻嘻地问道:“爹,这些鸡鸭以后肯定能生好多蛋吧?”
叶凡笑着摸摸三柱的头:“那肯定的,等它们适应了环境,就能下蛋,等着吧,短则两天,长则三五天,到时候捡蛋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三柱挺胸抬头:“没问题!”
这时,张文兰端着一盆用野菜剁碎拌好的鸡鸭食走了过来,笑着道:“来,给它们喂点吃的,过了这么久,这些小家伙肯定饿坏了。”
大柱赶忙接过,小心翼翼地将鸡食和鸭食分别倒进各自圈舍的食槽里。
又找来两个破碗,盛满清水,放在食槽旁边。
看着鸡鸭们欢快地啄食,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吃过晚饭,提前熬好八宝粥,叶家众人也都进入了梦乡。
只有张文兰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她满心都是对二柱的牵挂,不知道孩子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有没有遇到难题。
不知不觉间,穿越而来的张文兰已经将这几个孩子当成了自已的亲骨肉,事事都忍不住为他们操心。
而孩子们也把她和叶凡当成了真正的依靠,一家人的感情愈发深厚。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张福便赶着牛车来到了叶凡家门口。
这次由于二柱没在家,由三柱顶上。
大家一起将八宝粥和桌椅板凳搬到牛车,随着一声鞭响,牛车缓缓出发,朝着青云镇赶去。
等他们到的时候,喝粥的顾客早已等候多时。
这情形,把第一次来的三柱惊的瞪大了眼睛。
叶凡他们手脚麻利的支好摊位,开始有序的收钱卖粥。
半个时辰后,三大桶八宝粥全部卖完,就在他们收拾摊位准备回家的时候,三名身穿布衣的中年男子,一起来到摊位前。
叶凡看向三人,不知他们为何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