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港风,香江边的萨克斯
老港风,香江边的萨克斯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老港风,香江边的萨克斯 > 第13章 利舞台后台邂逅梅姑胭脂盒

第13章 利舞台后台邂逅梅姑胭脂盒

加入书架
书名:
老港风,香江边的萨克斯
作者:
剑二十三
本章字数:
4932
更新时间:
2025-04-21

1

利舞台的灯光暗下来时,颜书鸿才发觉掌心里沁出了汗。

1985年的香港,红磡体育馆尚未成为歌神的圣地,利舞台仍是那个镀金年代的象征。穹顶的巴洛克浮雕在暗红色壁灯下泛着旧时光的润泽,像是被无数场演出浸透的魂魄。空气里浮动着化妆间的香粉味、舞台木质地板受潮后的淡淡霉味,以及不知从哪个角落飘来的——胭脂香。那香气很特别,不是百货公司柜台里摆着的舶来品,倒像是老上海滩某家胭脂铺子特调的方子,混着几分茉莉头油的清甜。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萨克斯。铜管在后台昏黄的灯光下泛着钝感的光,像是被岁月过太多次的老物件。指腹抚过按键时,竟摸到几道细小的划痕,排列得极有规律,像是某种密码。奇怪的是,他分明记得这支萨克斯是系统三天前才"生成"的新品。

"台湾来的颜先生?"

一把低哑的女声在身后响起。颜书鸿转身,看见镜前坐着个穿缎面旗袍的背影,正用发卡将鬓边卷发别起。那旗袍是墨绿色的,暗纹绣着缠枝莲,在灯光下偶尔泛出孔雀翎般的幽蓝。镜中映出半张浓妆的脸——不是程美琳那种电视主播的明艳,而是带着戏台韵味的凌厉美,眉峰画得比寻常女星要高三分,眼尾却拖出一缕近乎哀愁的弧度。

"梅小姐。"他认出了那标志性的锁骨,演出服开衩处露出的一截小腿线条像老上海月份牌上的工笔画。梅艳芳从镜子里看他,指尖敲了敲化妆台:"听说你给阿伦写了首《幻影》,旋律好得意。"她说话时带着老派粤剧演员特有的吐字方式,每个字都像在舌尖上滚过三滚才落下。

胭脂盒开着,是那种老式瓷盒,白底描金边,边缘有磕碰的痕迹。颜书鸿注意到她小指沾了点溢出的绯红,像雪地里落了瓣海棠。更奇怪的是,那胭脂颜色竟会随着光线变幻,时而如初绽的芍药,时而似将枯的玫瑰。

2

后台的蒸汽管道突然发出嗡鸣,惊飞了化妆台上一只蓝翅蝴蝶——那本该绝迹于香港市区多年的品种,此刻正停在梅艳芳的发簪上振翅。

"这地方比我阿妈唱粤曲时还旧。"梅艳芳拧开水喉,自来水带着铁锈色冲进搪瓷盆。她突然哼起一段旋律,正是颜书鸿上星期卖给谭咏麟的新歌——但词变成了地道的粤语小调:"灯影里鸳鸯戏水,镜中花怎堪折枝……"尾音拖得极长,竟带出几分南音腔调。

颜书鸿的太阳穴突突跳动。系统界面上《似水流年》的曲谱正在解锁,而梅艳芳哼的版本分明带着三十年代周璇的味道。更诡异的是,他余光瞥见镜中的梅艳芳根本没有开口,反倒是她身后多了个穿阴丹士林旗袍的模糊身影,正对着另一面镜子描眉。

"梅姐也听老上海时代曲?"他强自镇定,发现萨克斯的按键正在自己微微颤动。

"我师父的师父,"她甩了甩手上的水珠,胭脂混着水渍在盆底晕开,竟渐渐勾勒出黄浦江的轮廓,"当年在百代唱片给白光弹琵琶的。"说着从抽屉取出一张虫胶唱片,标签己经泛黄,却清晰印着"1947年,白虹《春之梦》伴奏实录"。

走廊传来场务的喊声。梅艳芳起身时,旗袍下摆扫倒了胭脂盒。颜书鸿俯身去捡,指尖触到瓷盒底部的刻痕——1937年,上海霞飞路。而在那行字下方,还有更浅的印记,像是被人刻意磨去过,只隐约辨得出"阮玲玉"三个字。

3

演出开场前五分钟,颜书鸿在防火通道发现了那台老式留声机。

黄铜喇叭口结着蛛网,转盘上放着张78转唱片。他鬼使神差地放下萨克斯,摇动发条。针尖落下时,三十年代白光沙哑的嗓音混着电流杂音涌出:"如果没有你,日子怎么过……"唱到"天涯海角"西个字时,声音突然变成梅艳芳1983年在东京演唱会的现场录音。

萨克斯突然自己响了起来。

不是他带来的那支,而是防火栓玻璃柜里凭空出现的古董乐器,蛇形管身上刻着"上海仙乐斯1946"。它正随着留声机的旋律演奏副歌,按键起落间竟渗出暗红色的锈迹。颜书鸿伸手去抓,却听见"咔哒"一声——唱片跳到了B面,白光的声音变成了梅艳芳1982年的《心债》,而萨克斯的调子却诡异地转成了《何日君再来》的爵士改编版。

"颜生!"场务猛地推开门,"梅姐找你救场,乐队萨克斯手食坏肚!"

他回头再看,防火柜里空空如也。只有地上一小摊未干的水渍,映着安全出口的绿光,渐渐凝成胭脂的色泽。墙上不知何时多了张褪色的海报,上面是年轻时的白光,手里拿着的正是那支蛇形萨克斯。

4

舞台上,颜书鸿的萨克斯吹出第一个音时,梅艳芳猛地转头看他。

那根本不是他准备的独奏,而是方才留声机里白光老歌的变奏。台下观众只当是精心设计的怀旧环节,却见梅艳芳怔了片刻,突然对着麦克风唱起了1948年的《等着你回来》。更离奇的是,她的声线时而像自己,时而变成白光那种带着烟酒气的哑,某个高音处甚至透出周璇的清甜。

"奇了,"乐队钢琴师小声嘀咕,"梅姐从不唱这版词的……"话音未落,钢琴自己弹起了过门,却是三十年代百代唱片特有的编曲风格。

颜书鸿的指节发僵。系统界面疯狂闪烁:【检测到时空重叠,曲库解锁《胭脂扣》《女人花》】。萨克斯按键自己跳动起来,铜管泛出1937年上海老乐器的包浆。他分明看见乐谱架上浮现出泛黄的简谱,抬头却见梅艳芳的旗袍变成了阴丹士林布,发髻也梳成了旧上海歌女的样式。

5

散场时,他在化妆间找到那个胭脂盒。瓷底1937的刻痕旁,多了一行新刻的小字:"1985年利舞台,阿梅交予台湾颜先生。"盒内残余的胭脂竟组成一幅微缩地图——尖沙咀钟楼与上海和平饭店被一道红线相连,线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年月日,最近的一个是"1997.6.30"。

梅艳芳不知何时站在了身后,递来一杯冻柠茶。杯壁凝结的水珠滑落,在化妆台上汇成黄浦江的流向。"我师父说,"她突然用上海话讲,"这支萨克斯最早的主人是百乐门的白俄乐手,1949年跟着船去了基隆。"

窗外忽然传来轮船汽笛。颜书鸿转头时,看见维多利亚港的夜色里浮着艘老式邮轮,舷窗透出的灯光组成"SS总统号"的字样——那艘1948年就沉没在南海的著名客轮。

当夜他回到公寓,发现系统商城里多了件特殊商品:【时空锚点(1947上海/1985香港)】,售价是"一段未完成的爱情"。而萨克斯箱子里,静静躺着一张1949年的船票,目的地被墨水晕染,只看得见一个"上"字。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