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在长安城的皇宫深处,金碧辉煌的宫殿内,唐皇李三郎端坐在龙椅之上,他的目光落在了面前的长公主永穆身上。
“永穆啊,今年的殿试可谓是人才辈出啊!”唐皇李三郎面带微笑地对永穆公主说道,“那些青年才俊们,一个个都才华横溢,其中的状元、榜眼和探花更是与你年纪相仿,而且相貌英俊非凡。”
永穆公主闻言,娇柔地笑了笑,轻声说道:“父皇,女儿还小呢,只想永远陪伴在父皇身边。”
唐皇李三郎呵呵一笑,慈爱地看着永穆公主,说道:“我家穆穆己经长大了,该考虑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了。来,过来看看这画像。”
说着,唐皇李三郎从案几上拿起一幅画卷,缓缓展开,露出了画中的人像。
永穆公主好奇地走上前去,定睛一看,只见画中的男子剑眉星目,面如冠玉,气质高雅,风度翩翩,宛如仙人下凡一般。
“这是今年的新科状元张经尘,怎么样,穆穆,你觉得他如何?”唐皇李三郎微笑着问道。
永穆公主不禁有些羞涩地低下了头,轻声说道:“父皇,女儿还未曾见过这位张公子,不好妄加评论。”
然而,她心中却对这位张经尘产生了一丝好奇,毕竟能在殿试中脱颖而出,成为状元,必定是有过人之处的。
而此时的张经尘,恐怕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被人画下画像,而且还被呈现在了皇宫之中,供人观赏。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皇家的力量和宫中众多高手的手段。
“好看吧,朕可是特意让人打听了一下这位新科状元的情况呢。”唐皇李三郎面带微笑,语气轻松地说道,“他可是目前还没有定过亲哦。”
他顿了一下,接着介绍道:“这位新科状元乃是京畿道洛南张氏的子弟,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不仅能文善诗,而且武艺也相当不错呢。”
唐皇李三郎的目光落在了永穆公主身上,只见她双颊绯红,低着头,一副娇羞的模样。
“父皇……”永穆公主轻声叫了一句,声音如蚊蝇一般细微。
唐皇李三郎见状,嘴角的笑容愈发明显,他温和地说:“你要是不反对的话,那朕就将这门亲事给定下来啦。等过几年,你们都再长大一些,就可以成婚啦。”
永穆公主的头垂得更低了,她的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沉默了片刻后,终于低声说道:“任凭父皇做主。”
再说张经尘这边,得知自己的老师是李林浦后,连夜选了一块上好的蓝田蓝玉,让灵儿再造化洞天中加工一番后,找了一个紫檀木的盒子,将其装了起来。
鹿鸣宴的次日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给整个长安城带来了一丝清新的气息。张经尘起了个大早,他身着一袭青衫,步伐轻快地朝着林府走去。
林府门前,张经尘停下脚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然后面带微笑地对门房说道:“你好,我来拜访老师。”说罢,他不动声色地将手伸进衣袖里,摸索出一个小小的布包,里面装着五两银子。
张经尘迅速地将布包塞到门房的手中,动作行云流水,仿佛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门房见状,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低声说道:“你首接进去吧,老爷交代过,你来了就首接进去。”
张经尘心中一喜,他知道这五两银子起到了作用。在这个长安城里,即使是一个小小的门房,也需要有一定的眼光和见识。他们不仅要会认人,更要懂得如何不得罪那些不该得罪的人。
张经尘向门房道了声谢,然后迈步走进了林府。府内的庭院布置得十分雅致,绿树成荫,花香西溢。张经尘沿着小径前行,心中不禁感叹老师的品位之高。
“老师!”张经尘远远地就看到了李林浦,他立刻快步上前,毕恭毕敬地行了个礼,然后满脸笑容地打招呼道。
“文毅来了啊。”李林浦微笑着回应道,眼中透露出对张经尘的喜爱和欣赏。
“老师,我这次来主要是想感谢您的知遇之恩。”张经尘诚恳地说道,“若不是您慧眼识珠,在茫茫人海中将我提出,恐怕我至今仍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呢。”
说罢,张经尘将手中提着的一个精致盒子递给了李林浦身旁的管家。管家接过盒子后,打开看了一眼,然后不动声色地在李林浦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林浦听完管家的话,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了,他乐呵呵地对张经尘说道:“哎呀,来了就来了嘛,还带什么礼物呀!”
然而,从李林浦的表情和语气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他对这份礼物非常满意。原来,李林浦本人也是个爱玉之人,而张经尘所送的礼物恰好是他所钟爱的。
“老师,这只是一些我从秦岭老家带来的特产,实在算不上什么贵重之物,还望您不要嫌弃才好。”张经尘谦逊地说道。
李林浦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文毅啊,你太客气了。这礼物我很喜欢,你的心意我也感受到了。”
接着,李林浦话锋一转,问道:“再过两天,你就要正式进入翰林院了吧?”
“是的,老师。”张经尘赶忙回答道,“我对接下来的翰林院生活既充满期待,又有些紧张。不知道老师您有没有什么需要我特别注意的地方呢?”
李林浦微笑着解释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啊,都还太年轻了。所以陛下才特意安排你们进入翰林院深造几年,等你们的阅历和见识都有所增长之后,自然会有其他的安排。”
感情是自己这一届的新科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小孩子,陛下安排一个地方让大家平安长大是吧。这样也好,翰林院还是陛下的御用团队,要经常给陛下写写圣旨。陛下开心的时候,还要过去给他们写些诗赋。
当然这里还可以观看各种奏折,看看其他文臣和陛下是怎么处理事情的。像尚书,丞相一类的官职,他们的要求就是在翰林院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