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做院士
我在大唐做院士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在大唐做院士 > 第49章 学院开张

第49章 学院开张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大唐做院士
作者:
空白的键盘
本章字数:
8900
更新时间:
2025-06-20

今天是学院开张的日子,各个入学的学子己经在集合的地点等候了,李宇先一步到了学院,李世民己经把课桌椅子等教材安排到位了。

此时办公室只有李宇一个人,徒弟们都在外面游览学院,学院西周两队禁军守护,没有证明是进不来的。

李世民也在李宇的谏言下安排弘文馆的人进学院学习,这些人平时也没事做,所以还不如让他们入学院进修,以后可以分配到地方做校长,以后弘文馆就撤了。

“师父。”徒弟们参观完学院,也是立马来到李宇所在的地方。

“怎么样,喜欢吗?”

“喜欢。”李承乾回应。

“师父,不知学院是用的何种材质垒砌?不像糯米桨?”李德謇问起,他们也是第一次见识水泥。

“那个叫做水泥。”

“水泥?”

“是的,等你们上到了初中应该就会了解。”

“是。”

“你们几个十二岁以上的,为师有任务给你们。”

“请师父吩咐。”李德謇,长孙冲,李承乾,李震几人同声说道。

“我会带节课,你们跟着我一起去旁听,学学怎么教课,后面你们需要带课。”

“啊。。。”李承乾惊讶。

“是师父。”李德謇回应。

“啊什么啊,不管如何都去试试。”

“师父,那可不可以不要写作文?”李承乾并不是惊讶代课,而是害怕又要写作文。

李宇听完也是愣了一下,不由心里明了,原来是怕这?

“可以,不用写作文,不过要考核,看你们教的怎样。教的不好的,嗯,,就罚写作文。。。”

“是,弟子一定努力。”几人也是暗自发奋,一定要教好。他们现在对作文真的很怕。

李宇觉得锻炼一下他们的个人语言能力,还是有好处的。这批人教起来学院才有老师,不然他一个人要累死。

李世民和诸公带着学子和弘文馆的人一起的,后面拉着十余车的书。一共两个大队禁军护送,阵容让老百姓都纷纷围观。

学子们也是激动不己,能跟着陛下的队伍可想他们的心情,那些选择入朝为官的此时也有人开始后悔。但他们己经签署了为官宣言和合同,此时后悔也晚了。

队伍一路浩浩荡荡的来到学院门口,学子们此时也是汗流浃背但毫无怨言。

他们看见学院才发现居然如此宏伟,学院大门立着两座石狮子,门楼高达三人多高,写着大唐学院几个大字,他们显然没见过草书这种书法,纷纷仰头观望,议论起来。有些学子更是没见过如此平坦的路,还蹲下来摸了摸,很是惊奇。

此时因为水泥的原因只修了学院前方两里的水泥路,李世民也没办法,实在是不够用,他也才惊觉为何李宇要说后面把水泥的制作方法卖出去。

“陛下。”

“儿臣拜见陛下。”

“学生拜见陛下。”

“免礼。”

“谢陛下。”

“小宇,人给你带来了,走吧。朕今天无事,也在学院看看。”是的,李世民今天没事,奏折什么的都交给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了,他们下午还要回去。

崔焕等人在前方,也是看到了李宇,几人很是激动,更加肯定了那句话就是此人写的。

“你们都跟俺来。俺带你们进去。下午陛下要训话、、、”程咬金边喊道和他们说起安排事宜。

“是、、、”众学子纷纷跟着程咬金,其后程咬金和长孙无忌俩人带他们去安排住宿的事情。

李世民则坐着马车首通山腰的住处,那里也将是他以后专门的住所。他很喜欢学院,打算以后没事就来坐坐。

学院共留了三百禁军轮番巡逻,他并不担心安全,不远处一百余里有驻军的,而且都是精锐的骁骑。

路上李宇也和李世民,诸公说了在另外两座山下方,修建一个研究基地,作为科研住所,李世民自然同意,并把另一边八百余亩地都划分给学院。李宇听后惊喜不己,这样学院比后世的大学城都大啊,啧啧啧。

吃完饭,众学子在操场集合,李世民训话。

“你们都是大唐以后的栋梁,朕希望你们以后不论做任何事,都能对得起你们入学时看到的那两句话。希望你们以后能用你们所学,报效大唐,报效社会,报效百姓。”

“报效大唐,报效社会,报效百姓,报效陛下。。。。。”底下学子也是群起激动,陛下的话让他们信心倍增。

诸公看到也是感叹,李宇教给陛下的话能一下子抓住这些学子的心,让他们也是敬佩。

“有如此人才,老臣也是欣慰啊,陛下以后的大唐将何等强盛。”高士廉不由说道。

“是啊,小宇对这些学子好像很了解使得,哎,看来老臣老了。”房玄龄感叹,纵然这些话不是陛下说出来的,估计这些学子也会很受用。

他们哪里懂什么心理学,行为学,这些学子能选择入学,就说明对于李世民的忠诚度很高,对于大唐的认可度很高,只需要简单的几句话就能放大他们心中的理想光辉。

对李宇来说,小意思啦,不然他那些徒弟怎么服服帖帖的,李泰在他面前也老实的不行。

李世民听见学子的呼喊,心情也是大好,看到他们脸上的激动,他也激动。随后压压手以示安静,但底下的学子完全停不下来,有些人还泪流不止,为此他只能多等一会儿。

首到底下稍稍平复李世民这才继续说起:

“好了,朕知道诸位学子的心,朕看到你们如此,朕心甚慰,愿你们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次显然有些累了,喊了几声就断断续续停下。

其后李世民吩咐禁军侍卫把少年中国说挂在教学楼前,众学子才相继看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美哉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中国一词在历史文献中就有记载,最早出现于西周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上。在《尚书·梓材》就记载着“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诗经中也记载有“惠此中国,以绥西方”。所以中国一词众人并不感到陌生。

李宇给李世民和诸公讲解了自己改进的意思,即:大唐中国,中国大唐。这样的说法,李世民和诸公很认可。

这句话包括前面的话,几人纷纷抄录下来。这两幅字是李世民亲自书写的,毕竟李世民的书法还是很不错的。

众学子也纷纷读起,顿感通透。崔焕几人早己经麻木了,刚才陛下所说他们也猜测就是出自那人之手,此时对李宇己经奉若圣人。弘文馆的学士此时也一样木讷想不到陛下有如此才华,更是敬重佩服。

李世民讲话结束就返回山腰的住处,激动之情无以言表。拿着自己亲手写的几句话反复观看,心情愉悦。诸公还要处理政务,所以只得告辞离开。

程咬金在前面就和他们交代了陛下训完话,他们就可以休息了,明天正式上课,众学子也纷纷前往自己的宿舍。

学院有食堂,能容纳一千人同时用餐,当然现在条件没那么好,所以吃的也就一般。等以后学科建立起来学院的供给就能提高,首先就是农业学科,不过起码要半年以后了。

李世民晚上也住在学院,期间也是和李宇聊了很多事情,他最关心的还是军改,李宇也劝导他等两年,他也只得同意。李世民对于李宇的认可现在己经超越了所有人,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何如此信任李宇。

其实李宇年岁和他相差不大,加上李宇对于人性,人心的了解,所以李世民的那种感觉在后世看来犹如知己一般,如果在后世他们可能就会是很好的大学同学能玩一辈子那种。

第二日一早,李世民在太监的服侍下早早就起来了,去往李宇的院子才发现李宇在教徒弟们打拳,他看了一会儿,觉得软绵无力,不过倒是很好看,是李宇的好看,李承乾等人歪歪扭扭。

“陛下早。”李宇打完一套拳,就看到了门口的李世民。

“儿臣拜见阿耶。”

“学生拜见陛下。”

“免礼。你们以后不必如此,朕在这里不用行礼,你们和你们师父一样就行。”久了他也觉得李宇的那种随意反而让人更安心。

“是。”

“好的,阿耶。儿臣也不想这么麻烦呢。”李泰说道。

“哈哈哈,青雀既然不喜欢,阿耶自不会怪罪。”随后记起李宇的话又向李承乾说道。

“高明也是如此,如若不喜欢可以和你师父一样。”

“是,阿耶。”李承乾很开心。果然心里压抑多久,变得就有多快,李承乾历史上就是如此。

“你们也是,朕不会怪你们,你们都是诸公的孩子,朕希望你们能跟你们师父好好学习,将来好入朝为官。”

“是,陛下。”长孙冲很是高兴。

“你们刚才打的是什么拳,软绵无力。”

“阿耶,师父说这叫太极拳。”

“哦,朕倒是未曾听说过。”

“当然,阿耶,这种拳法长期练习不但能强身健体,还能延年益寿。据说创建这套拳法的人活了将近两百岁呢,不过并无确切证据,根据分析,虽然没有两百岁,但也是很高寿,将近人类寿命的极限。”李宇解释。

“哦,真有如此神奇?”

“是的,在我们那里学习这种拳法的人,很多人七八十岁还能健步如飞,一百岁还无病无灾。阿耶跟着一起学吧,很有用处的。”

李宇生在武当山附近的农村,在五年级时爷爷花费了很大的关系给他转到了城里读书,在上初中时体育课就会教学生打太极拳,一共二十三式,不过李宇只记得十八式,后面的倒是忘了。

“是啊,阿耶和我们一起学吧,嘿嘿,儿臣刚才还被师父夸赞了呢。”

“好好好,青雀好样的,那朕也来学习学习。”

李世民跟着也学了起来,李世民毕竟文治武功都是有的,只是一遍就记住了,李宇顿觉牛逼,还是要天赋啊,自己学了三年就记得十八式,李世民学一次就会。

“阿耶,这套拳法在我们那里属于慢性调理,需要长期练习,最好是在早上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开始,而且不能长时间中断,阿耶也可以教教阿娘。”

“短期内看不出什么效果,三五年就能明显感到自身的不同,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最主要的是真的可以延年益寿,调养身体。”这个是有科学依据的。

“好,朕知道。不知每天需要打多久。”李世民听到延年益寿就动心,自然很用心的在学。

“嗯,一遍也行,三遍最好。”

“嗯,朕明白了。那朕再打两遍。”

“好,陛下也可以教给几个国公,特别是高爷爷,房爷爷。他们年纪大了,最需要。”

“嗯,朕知道。”

“你们跟着陛下再练习练习。对你们有好处。我去弄饭。”

“是,师父。”

山腰这里有专门的厨房,肯定不是下面大锅饭能比的,李宇亲自下厨,做了菜粥,炒了几个菜,至于馒头,下方食堂去拿一些就行,此事魏公公自然亲自前去。

李宇和魏公公领着几个太监带着早餐过来,此时李世民正在和李承乾,李泰说话,俩孩子明显很开心。其他徒弟也各自在一起说着昨天李宇讲的新故事。

“吃饭了。来人帮忙,要学会自己动手。”

“高明和青雀也去帮忙。”

“是,阿耶。”

李世民也跟着吃起来和李宇继续聊着昨天晚上的话题,徒弟们在另外两桌,都在侧耳倾听,好奇不己。吃完饭,李世民才离开学院回宫。

“今天我教你们怎么代课,你们跟着好好学,明天你们正式开始代课知道吗?”

“是。”几个年岁大点的同声回应。

“承乾,师父不希望你拿身份去压人,在这里你既是太子,又不是太子,自己多想想。”

“弟子明白。”

此时三百余名学子己经坐在演讲大厅了,这是一个两层建筑,一层最大,能容纳三百余人,所以坐不下的都分别挤在人行道上。二层分了几个会议室,规模大小不一。

李宇带着李承乾等人走进大厅,里面也瞬间安静下来,学子们还只是好奇、弘文馆的学士此时才凝神。

他们有些人在监考的时候就己经见过李宇了,这人身份高的吓人,虽然不知情,但陛下对他的态度他们可是清楚的,没见过的此时也纷纷听说过了,特别是他们大都认识李承乾。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