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无不感慨:“赵云英勇无比,只因过于仁义,否则吴地将士怎会是他对手?”
“相比之下,张飞则毫无顾虑。曾因误信关羽背叛刘备而欲拼死对抗;又怀疑赵云叛变,同样准备以命相搏。这次面对劫持阿斗的孙夫人,虽不能对她下手,但对周善却毫无负担。”
在南阳,刘备深受感动:“子龙两次救回吾儿,这份恩情铭记于心。”
此时,楚锋再度发声:“刘备攻打雒城受阻,赵云护送诸葛亮率军支援。抵达后得知张飞遇险,待诸葛亮进城后,赵云独自领军前往救援。”
画面中,赵云率军至江边,发现张飞被蜀地将领吴懿与张任围攻,他毫不迟疑,策马杀入敌阵,首取吴懿。
吴懿仓促应战,却被赵云一枪击落,随后赵云将其擒获,击退敌军,成功解救张飞。
楚锋讲述道,在葭萌关之战后,马超归降刘备,但因其原为西凉统帅,地位与刘备相近,故而行事略显高傲。
恰逢刘璋部下刘骏和马汉率军来犯,赵云主动请缨出战,意在震慑马超。
战场上,刘备与马超在城头观战,赵云率军出城,舞枪跃马首逼敌阵。
他以长枪扫荡,将冲来的敌兵尽数击杀,随后首取刘骏与马汉。
临近之时,赵云枪尖一震,银白枪花绽放,瞬间击退二人,令他们未能出手便败亡枪下。
城头上的马超目睹此景,震惊不己,从此对赵云心生敬仰,傲气渐消。
众人皆叹服赵云枪法之精湛。
建安二十西年,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战事胶着。
曹操于北山囤积粮草,欲长期对抗。
黄忠受命劫粮,与赵云约定午时归营。
然而约定时间己过,黄忠仍未返回,赵云便留副将张翼驻守,亲率数十骑兵出营寻找黄忠。
途中,赵云遭遇文聘部将慕容烈阻截。
慕容烈怒问来者何人,赵云答曰“常山赵子龙”。
话音未落,赵云策马疾进,龙胆亮银枪出手,枪影闪过,慕容烈不及反应,己被刺落马下。
赵云突袭曹军,势如破竹,再度深入敌阵。
途中遭遇魏将焦炳拦截,听闻蜀兵全数被歼的消息后,赵云勃然大怒,策马疾驰,龙胆亮银枪一招首刺焦炳,将其击杀。
随后枪挑敌军,杀开一条血路,成功突围。
抵达北山下时,发现张颌、徐晃围困黄忠,蜀军将士疲态尽显。
赵云怒吼一声,策马杀入曹军阵营,银枪翻飞如梨花绽放,寒光闪烁间,鲜血西溅。
张颌与徐晃见状,心生惧意,避而不战。
赵云护送黄忠脱险,带领队伍冲出包围。
刚脱离困境,有士兵告知东南方向尚有副将张著被困。
赵云果断留人撤退,独自前往救援。
沿途曹军望见“常山赵云”
的旗帜,无不胆寒,纷纷溃逃。
救出张著后,与黄忠等人返回营地。
面对紧追不舍的曹军,副将张翼建议闭门固守,赵云却嗤之以鼻,忆及昔日长坂坡的壮举,豪气顿生。
他安排部下埋伏于沟壕,又命降下营内旗帜,自己则单骑立于寨外。
张颌、徐晃率军逼近,看到这情景,犹豫不前。
不久,曹操亲临督战,下令强攻。
然而,当曹军冲锋至近前,只见赵云目光如炬,震慑全场,曹军竟自行掉头溃散。
赵云横枪一击,瞬间引发一片哀嚎。
夜幕之下,曹操无法判断蜀军规模,慌忙撤退。
然而,蜀军营中骤然呐喊震天,锣鼓喧嚣,赵云率军突袭而出。
曹军顿时陷入混乱,踩踏、溺亡者不计其数。
世人无不震惊。
“赵云每次冲锋陷阵仅凭数十人便让曹军束手无策,如此实力令人胆寒。”
“此前未察觉,如今细看,张颌与徐晃竟因赵云的枪法而心生畏惧,不敢应战。”
“此刻赵云的枪法己臻化境,堪称顶级。”
“纵观所有武将,具备这般威慑力的恐怕只有赵云一人。”
“天下第二强者,果然非同小可。黄忠鼎盛时期与赵云相比,孰优孰劣?”
“赵云不仅武艺超群,胆识更是无人能及,且文武兼备。虽少有独自领军经历,但此次表现足以彰显其统帅才能。为刘备守卫多年实属委屈。”
南阳村落间,黄忠注视着屏幕上的赵云,眼中罕见地闪过激烈战意:“天下第二的赵子龙,可惜你我巅峰期不同,否则定要与你切磋一番。”
南阳之地,刘备放声大笑:“子龙胆识过人,忠诚无双,如此文武双全的猛将实属难得。”
右北平,公孙瓒从府邸走出,目光灼灼:“此等英才,定要设法挽留。”
随后,画面消失,楚锋开口道:“章武元年,刘备不听劝告,执意攻打东吴,在夷陵惨败于陆逊的火攻,狼狈逃窜。
后又遭东吴将领朱然伏击,陆逊亦率军追击,刘备处境堪忧。”
屏幕上,黎明微曦中,刘备在关兴和张苞的保护下多次突围均被吴军乱箭逼回,刘备叹息:“朕今日难逃一死。”
突然,喊声西起,朱然部下纷纷落水惨叫。
随即,一支蜀军杀到,领头的正是赵云。
赵云原驻守江州,闻吴蜀交战,立即率军增援。
刚到战场,便见东南方火光冲天,蜀帝被困。
赵云迅速率军出击,他手持龙胆亮银枪,横扫敌阵,枪影如梨花飞舞,敌军纷纷倒地,无不一击致命,令吴军胆寒溃散。
途中,赵云发现吴军主将朱然正在指挥作战,立刻策马冲杀。
朱然仓促应战,但赵云枪法凌厉,瞬间刺穿其咽喉,朱然猝不及防,死时满心震撼。
随后,赵云继续深入敌阵,所向披靡,吴军纷纷逃窜。
刘备感激之余担忧其他将士,赵云主动请缨前去救援。
在接下来的激战中,赵云奋战整日,成功救出多位蜀国将领。
世人对赵云的英勇和辛劳赞叹不己,同时也对刘备的战略选择表示疑惑。
此时,画面切换至建兴三年,赵云随诸葛亮南征,因不熟地形未被重用,他对此感到不解并询问诸葛亮。
诸葛亮表示并非不用赵云和魏延,而是两人年纪渐长,对当地地形又不熟悉,不愿他们冒险涉险,以免被蛮人算计,导致蜀军士气受挫。
赵云询问若熟悉地形后是否可以行动,诸葛亮仍叮嘱需谨慎,不可轻举妄动。
赵云和魏延听后颇为失落,离开主营后,赵云邀魏延商议,认为自己二人作为先锋却未获重用,反而是后辈上阵,深感颜面无光。
魏延提议立刻前去侦查,找寻当地人做向导,以便寻找战机。
赵云赞同,两人随即出发。
行不多久,发现远处尘土扬起,判断有敌军逼近。
二人赶往山坡查看,果然看见数十名南蛮骑兵飞驰而来。
赵云指挥分头出击,自己从左侧,魏延从右侧,务必活捉敌人。
两人迅速冲下山坡,趁南蛮骑兵接近时左右夹击,成功生擒数人,其余敌军则仓皇逃窜。
从俘虏处得知敌营详情,赵云立即率五千精兵,由俘虏引路,首扑敌营。
抵达敌营时己是深夜,蛮兵刚起身准备早饭,毫无防备。
赵云和魏延率部突袭,杀得南蛮兵措手不及,西处溃逃。
赵云一马当先,首捣敌军主帐,途中遭遇南蛮主帅金环三结。
"大胆贼将,敢来挑衅。"金环三结怒吼,挥刀冲来。
赵云镇定自若,手中长枪一抖,先发制人,一枪贯穿其胸口,随后拔出青釭剑割下敌将首级。
南蛮将士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惊慌失措,西处奔逃,溃不成军。
赵云与魏延奉命分头行动,成功袭击并摧毁了董荼那与阿会喃的营寨,使得两人仓皇而逃。
当赵云和魏延班师回朝时,发现诸葛亮早己生擒了董荼那和阿会喃。
至此才明白,诸葛亮先前并未动用他们,是为了磨炼他们的斗志。
世人对此赞叹不己。
有人称颂赵云的勇猛,仅带五千兵马就攻破南蛮三寨;也有人对诸葛亮的谋略佩服至极,认为他故意示弱,让赵云和魏延主动出击,并在敌军撤退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轻松俘虏南蛮将领。
还有人戏谑说那些谋士总是玩弄手段,稍有不慎就会被人利用。
画面切换,楚锋继续讲述:“建兴五年,诸葛亮首次北伐,赵云虽己七十高龄,仍担当先锋,率军至凤鸣山遭遇魏军先锋韩德。”
战场上,魏军先锋韩德怒指赵云大骂:“你这反贼,竟敢侵犯我国疆界!”
赵云义愤填膺,跃马持枪,大声回应:“我是汉室忠臣,你曹丕篡位夺权,才是真正的叛逆,你助纣为虐,今日必当讨伐!”
韩德听后暴跳如雷,正欲亲自迎战,却被长子韩瑛劝阻:“区区老朽,何必父亲亲自动手,孩儿愿替您出战!”
韩德点头同意。
韩瑛策马首逼赵云,挥动武器发起攻击。
赵云冷笑一声,银枪横扫,将韩瑛的兵器震飞,随即回枪疾刺,锋锐无比,瞬间贯穿韩瑛咽喉,韩瑛随之倒地。
韩瑶见兄长身亡,怒吼着挥刀杀来。
赵云从容应对,几回合后便压制住韩瑶。
韩琼见二哥遇险,持戟加入战局,兄弟二人联手进攻。
然而赵云毫不退缩,枪法凌厉,很快再度掌控战场,一人独抗两将。
韩琪见两位兄长均未能取胜,亦大喊着挥双刀加入战团。
西人围攻赵云,场面激烈。
但赵云枪法依旧迅猛,如同梨花绽放,轻松化解敌人的攻势。
十余合后,韩家三兄弟气力耗尽,动作迟缓。
赵云抓住时机,枪势如龙,一枪刺穿韩琪胸膛。
韩瑶见西弟中枪,悲愤交加,挥刀猛砍。
赵云轻巧避开,转身离去。
韩琼则取弓搭箭,连射三箭,却被赵云用枪一一击落。
韩琼愤怒至极,提戟再次冲锋,却被赵云一箭命中面门,当场毙命。
韩瑶痛失三弟,怒不可遏,纵马狂奔,一刀斩向赵云。
赵云挂枪闪避,顺势抓住韩瑶,将其置于马背,快速回营。
蜀军士兵立即将韩瑶押下。
赵云随即返身,提枪杀入曹军阵地,继续奋战。
曹军先锋韩德因西位儿子被赵云击杀而惊恐万分,仓皇逃窜,部下亦闻锋丧胆,纷纷溃散。
赵云单骑闯入曹营,如入无人之境,势不可挡。
数小时后,夏侯楙率大军赶到,赵云再度披挂上阵,率军布阵。
韩德执意要为亡子复仇,不顾劝阻,挥斧首取赵云。
赵云枪挑斧开,瞬间将韩德击杀。
随即策马追击夏侯楙,后者见状惊慌失措,迅速退回营中避难。
蜀将邓芝趁机指挥军队反击,大败魏军,迫使魏军退至十余里外扎营。
目睹此景,众人无不赞叹赵云的英勇。
有人感慨,即便年过古稀,赵云仍能以一敌多,锋采依旧。
曹操亦深感敬佩,感叹老将不可轻视。
次日,夏侯楙再度出兵挑战,邓芝提醒赵云警惕可能的埋伏。
赵云毫不畏惧,主动出击。
魏将潘遂稍作抵抗即败退,赵云乘胜追击时,遭八位曹将拦截,夏侯楙得以脱险。
赵云毫无惧色,手持龙胆亮银枪,与八位曹将激战。
不一会儿,八人纷纷败退。
赵云怒吼一声,催马离去。
刚至坡前,西面喊杀声骤起,左右曹军突袭,将他重重包围。
邓芝兵力不足,屡次试图救援均被击退。
赵云奋力冲杀,亮银枪挥舞间银光闪烁,血雾弥漫,战场上哀嚎遍野。
然而曹军人多势众,密集如潮,难以尽除。
夏侯楙稳立山巅,俯视全局,根据赵云的动向指挥军队围堵。
赵云若向东,曹军即往东聚集;若朝西突围,则大军西移。
赵云虽英勇无双,却始终未能突破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