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港风,香江边的萨克斯
老港风,香江边的萨克斯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老港风,香江边的萨克斯 > 第93章 巴黎左岸咖啡馆的东方情结

第93章 巴黎左岸咖啡馆的东方情结

加入书架
书名:
老港风,香江边的萨克斯
作者:
剑二十三
本章字数:
4928
更新时间:
2025-04-25

(一)塞纳河畔的旧唱片

晨雾中的巴黎左岸,石板路上还残留着昨夜未干的雨水。颜书鸿踩着潮湿的落叶,转过圣日耳曼大街的拐角。他的皮鞋踏在十九世纪铺就的方石上,发出沉闷的回响,像是一台老式打字机在敲击时光的纸张。

"Le Temps Perdu"——这间咖啡馆的招牌用褪色的花体字写着"逝去的时光"。橱窗里摆着一台1930年代的留声机,黄铜喇叭口微微倾斜,仿佛在倾听街道上的脚步声。门楣上悬挂的黄铜风扇缓慢旋转,将咖啡的醇香与新鲜出炉的可颂香气搅碎,又重组。

推门时,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吧台后,玛德琳正在擦拭一组虹吸式咖啡壶。她灰白的发髻上别着一支孔雀蓝的发簪,在晨光中泛着幽微的光泽。听到铃声,她抬起头,脖颈间那串褪色的琉璃珠轻轻晃动。

"Un café noir, s'il vous pla?t."颜书鸿脱下呢子大衣,露出里面熨帖的深灰色马甲。他的法语带着轻微的粤语腔调,像是老式留声机播放时那微妙的走音。

玛德琳的视线在他胸前的红玫瑰胸针上停留了片刻。她转身时,裙摆扫过橡木柜台,发出沙沙的声响。柜台下方,一台老式收音机正在播放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晨间节目,女主播用优雅的法语报道着东欧局势。

当咖啡杯放在他面前时,杯垫竟是一张香港皇后戏院的老戏票,日期停留在1965年。

(二)留声机里的时光褶皱

咖啡馆的角落里,那台留声机突然自动转动起来。黑胶唱片上的细纹在阳光下清晰可见,针尖落下时,响起的却是白光的《如果没有你》。

玛德琳的手停在半空。她看着颜书鸿,深褐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讶异。"这台机器,"她用法语低声说,"己经有二十年没有自己启动过了。"

歌声在咖啡馆里流淌。颜书鸿注意到唱片的标签上印着"Pathé"的字样,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百代公司的标志。窗外的阳光透过蕾丝窗帘,在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摇曳。

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的老者从报纸后抬起头,他的烟斗里升起袅袅青烟。"C'est la son de mon premier amour à Shanghai..."(这是我上海初恋的歌)他喃喃自语,镜片上泛起雾气。

玛德琳从柜台下取出一个锡制饼干盒,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十几张老唱片。她抽出一张递给颜书鸿——封套上是年轻时的李香兰,穿着绣满牡丹的旗袍,在东京帝国剧院的舞台上微笑。

"那个香港乐手留下的。"她的手指轻轻抚过唱片边缘的磨损痕迹,"他说,这些歌会找到该听的人。"

(三)琉璃珠里的前世今生

午后,阳光斜斜地照进咖啡馆。颜书鸿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开一本皮面笔记本。他正在改写《玫瑰玫瑰我爱你》的歌词,钢笔在纸上划出优雅的弧线。

玛德琳端来一杯漂浮着奶油的热巧克力。"你写歌的样子,"她突然用生硬的粤语说,"和他一模一样。"

她手腕上的琉璃珠串在阳光下闪烁,其中那颗暗红色的珠子格外醒目。颜书鸿注意到,珠子里似乎封存着一片极小的玫瑰花瓣。

"1973年的冬天特别冷。"玛德琳望着窗外的栗子树,开始讲述那个香港萨克斯手的故事。"他总穿着单薄的白西装,说这样才像《卡萨布兰卡》里的亨弗莱·鲍嘉。每天傍晚,他都会在咖啡馆后巷练习《夜来香》,引得邻居们开窗叫骂。"

她从饼干盒底层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一个模糊的东方男子站在埃菲尔铁塔下,手里握着的萨克斯反射着刺眼的白光。照片背面用褪色的墨水写着日期——1974年5月16日。

"那天之后,他就消失了。"玛德琳的指尖轻轻描摹着照片边缘,"只留下这盒唱片,和一串少了一颗珠子的手链。"

(西)圣米歇尔广场的偶遇

傍晚时分,颜书鸿漫步到圣米歇尔广场。街头艺人们正在收拾手风琴和画架,鸽子在喷泉边啄食游人撒落的玉米粒。

一个穿驼色风衣的东方女子站在二手书摊前,正在翻阅一本1957年出版的《巴黎评论》。她的发髻上别着一支红珊瑚发簪,在夕阳下如同跳动的火焰。

当书摊老板找零时,一枚香港五毫硬币从她指间滑落,滚到颜书鸿脚边。他弯腰拾起的瞬间,听见女子轻声哼着《何日君再来》的旋律。

"你的硬币。"他用粤语说。

女子抬头,眼角的泪痣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她接过硬币时,两人的指尖短暂相触——颜书鸿的玫瑰胸针突然变得滚烫。

"你相信前世今生吗?"她突然问道,声音轻得像塞纳河上的雾气。

远处的圣母院传来六点的钟声,惊起一群白鸽。等钟声余韵散去,女子己经消失在蜿蜒的小巷中,只有那枚香港硬币还留在他掌心,散发着淡淡的体温。

(五)午夜咖啡馆的萨克斯

深夜十一点,"Le Temps Perdu"即将打烊。玛德琳正在清点收银机里的硬币,突然听见后巷传来熟悉的旋律。

她推开后门,看见颜书鸿站在月光下,手中握着一支泛着古铜光泽的萨克斯。他吹奏的正是《夜来香》,但旋律里多了几分巴黎夜雨的缠绵。

奇怪的是,玛德琳分明看见另一个模糊的身影重叠在他身上——那是二十年前消失的香港乐手,同样站在这个位置,同样吹着这首曲子。

后巷的砖墙上,常春藤的阴影随着音乐摇曳。二楼的一扇窗户突然打开,一个白发老人探出头来,用法语喊道:"Encore!就像1973年那样!"

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夜雾中,玛德琳发现颜书鸿的玫瑰胸针不见了。而在她装小费的玻璃罐里,多了一颗崭新的、暗红色的琉璃珠。

(六)开往东方的早班车

次日清晨,颜书鸿拎着皮箱来到里昂车站。月台上,卖花女正在整理新鲜的玫瑰,其中一支红玫瑰格外醒目,花瓣上还带着晨露。

他买下那支玫瑰时,听见报童在叫卖当天的《费加罗报》。头版照片里,埃菲尔铁塔下聚集着庆祝柏林墙倒塌的年轻人。日期赫然显示:1989年11月10日。

开往马赛的列车即将进站。颜书鸿从口袋里取出那张老唱片,封套内侧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给1989年的你——香港见。"

当列车缓缓启动时,他看见月台尽头站着一个穿驼色风衣的身影。晨风吹起她的围巾,如同一面小小的旗帜,在巴黎的朝阳中轻轻飘扬。

而在他西装内袋里,那颗来自1973年的琉璃珠正微微发烫,仿佛在无声地计数着下一次相遇的倒计时。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