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家即君家,何必南
妾家即君家,何必南
当前位置:首页 > > 妾家即君家,何必南 > 第45章 《西江月》·外滩的军徽反光

第45章 《西江月》·外滩的军徽反光

加入书架
书名:
妾家即君家,何必南
作者:
剑二十三
本章字数:
2908
更新时间:
2025-05-23

暮春的上海,黄浦江上浮着一层淡金色的雾。

晏清扬站在和平饭店九层的露台边缘,军装常服的硬领硌着喉结,像某种无言的警告。他刚刚结束一场持续六小时的能源谈判,德国代表临走前意味深长地拍了拍他肩章上的六芒星徽记,用带着巴伐利亚口音的英语说:"你们中国军人,比外交部那些老狐狸更难对付。"

他低头看表,表盘反射的夕阳在江面上划出一道细碎的光痕。六点三十分,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晚交班时间。这个认知像一枚细针,精准地刺入神经末梢。十二年不见,他却能从《柳叶刀》期刊的照片里推断出章拂柳此刻的每一个细节:她应该正穿过长廊去重症监护室,白大褂口袋里别着三支蓝黑钢笔,手术帽边缘漏出一缕没塞好的碎发。她走路时依然会不自觉地用右手无名指去勾耳后的头发,这个习惯从中学时代就没变过。

玻璃幕墙映出他模糊的轮廓,军徽反射的夕照像一把薄刃,在视网膜上留下一道灼热的刻痕。他突然想起军校毕业那天,宋临安站在同样的落日里为他整理领花,她的手指擦过他的下颌线时说:"军徽的反光,是用来提醒你别盯着不该看的地方。"

那时的北京刚下过一场暴雨,操场上积着水洼,倒映着他们支离破碎的身影。

记忆里的水光与现实中的江影重叠在一起。游轮的汽笛声从远处传来,惊飞了一群停在海关钟楼上的鸽子。晏清扬解开领口的第一颗铜扣,让江风灌进去。他想起今早路过南京东路时看见的巨幅广告——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学术成果展,章拂柳的照片在电子屏上循环播放。她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沉静的眼睛,那是整面广告墙上唯一没有商业标语的形象。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宋临安发来的加密邮件,系统自动跳转的军方界面将屏幕染成暗红色。

"俄乌能源管道项目,明早0800视频会议。附件含涉密情报,阅后焚毁。"

他点开附件,在一堆克里姆林宫的能源分析报告里,突然滑出一张与主题毫不相关的照片——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团建合影。章拂柳站在最边缘的位置,阳光透过玻璃穹顶在她肩膀上切开锐利的明暗交界。她的手指无意识地着胸牌挂绳,绳结是标准的战术编法。

晏清扬的呼吸停滞了一瞬。那是他高中时教她的水手结,用来系校牌。有次体育课她摔伤了手腕,他重新帮她系绳结时故意多绕了一圈,说这样能保佑考试不挂科。后来她在市物理竞赛拿了金奖,硬说是绳结的功劳,从此再没换过系法。

江风突然变得锋利,掀起他西装的前襟,露出内衬上别着的三等功略章。十二年了,他们最近的距离,竟是电子文档里的一次误传。

露台的玻璃门被推开,服务生端着威士忌走过来。"先生,您点的单一麦芽。"琥珀色的酒液在杯子里摇晃,冰块碰撞的声音让他想起军校冬天的战术训练,他们在零下十五度的靶场里装填子弹,金属部件冻得粘手指。宋临安总会多带一双手套,在他打靶时不动声色地塞进他口袋。

酒液滑过喉咙时,外滩的景观灯突然全部亮起。无数光斑在江面上跳动,像一场突然发作的神经性疼痛。晏清扬想起最后一次见章拂柳的场景——高考结束后的返校日,她蹲在教室后排整理习题集,阳光把她的马尾辫照得近乎透明。他站在门口看了很久,首到她突然抬头,眼睛里盛满六月的光。

"晏清扬。"她叫他的名字,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

后来他在无数个午夜惊醒,总觉得那声呼唤还悬在某个未完成的时间节点上。就像此刻,江面上的光斑明明灭灭,仿佛在重演那个永远差一秒就能触碰的瞬间。

服务生过来添冰时,看见这位军官先生正用食指轻轻着手机边缘,屏幕上是一张己经锁定的加密文件。而他的眼睛望着对岸的浦东,那里新落成的医疗中心正亮着蓝色的"急诊"标识,像深海里一盏孤独的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